發布時間:2022/5/24 9:51:16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 實習生趙婧軒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 實習生趙婧軒 廣州報道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里,家電巨頭美的集團被傳大規模裁員的話題愈演愈烈。
5月19日,針對社交媒體上傳出的裁員消息,美的集團脈脈平臺官方賬號回應稱,“今年,鑒于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暫緩非經營性投資,多措并舉,進一步夯實增長潛力,提高經營業績。”但對于裁員的具體比例,以及所謂的“非核心業務”、“非經營性投資”具體是什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向美的集團求證,但截至發稿,美的集團并沒有明確回應。
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反復等多重壓力之下,美的裁員似乎有跡可循。2021年,美的營收首次突破三千億大關,但凈利潤增速卻跌落至個位數。財報顯示,2021年美的凈利潤285.74億元,同比增長4.96%。
根據美的集團5月6日發布的《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管理層曾表示,美的歷經多次經濟周期波動,“‘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的運行機制讓我們對未來有很多預判,并且很快就能做出調整。”此次裁員,或許正是先前所說的調整之舉。
越冬前收縮
近日,脈脈上流傳“美的集團要裁員50%,有的事業部已全裁”的消息,引發網友的大量討論。在相關話題下,不少知情人士相繼曝出裁員動態,“美的蘇州大規模裁員了,朋友剛被裁掉”“廚熱應屆生,五月告知讓解約”“看不同事業部,聽說生活和洗衣機裁得比較狠,集團平均估計在20%-25%的水平”“30%左右,裁員有N+1,應屆也會被裁”,各類討論層出不窮。
有認證為美的集團員工的脈脈用戶稱,裁員確實存在,但50%比例太夸張,要看不同的事業部;也有消息稱,美的集團今年以來的優化動作沒有停過,目前已進行到第二輪裁員,618之后會進行第三輪裁員。據相關媒體報道,收縮裁減,美的所有事業部幾乎無一幸免,只是比例有所不同,“現在已經是第二輪(裁員),第三輪將在6月,裁掉1/3的人很正常。”一位美的員工表示。
針對網傳的具體裁員比例和數量,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出席上周五舉行的股東大會中回應稱,“美的裁員50%的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但他坦承,基于對未來的判斷,美的當下確實要稍微做一些收縮。
“美的保持戰略的一致性,同時根據外部環境有戰略的敏捷性。”方洪波說,美的To C業務要轉型升級,結構優化,加強海外,保留家電核心品類,母嬰、寵物電器等品類優化;同時To B業務保留“四大四小”核心業務,其它關停并轉。據了解,“四大業務”指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樓宇科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儲能,“四小業務”指萬東醫療、安得智聯、美云智數、美智光電。
從財務數據來看,美的集團仍然具備經營活動造血能力,似乎并不缺錢。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美的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405.5億元,較上年增加了170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79.79億元,同比下降6.72%;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85.87億元,較上一季度末增長121.25億元。
2021年,美的實現營收3412.33億元,同比增長20.2%,首次突破3000億元。但受疫情反復、原材料漲價、海運價格上漲、消費不振等因素影響,凈利潤增速呈下滑趨勢。數據顯示,2019-2021年,美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9.68%、12.44%、4.96%。毛利率方面,受成本上漲影響,2019-2021年,美的制造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0.55%、26.63%、24.05%,逐年下滑;其中,美的千億體量的兩大業務——暖通空調業務和消費電器業務毛利率在2021年分別同比下滑1.85%、0.66%。以庫卡為代表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雖然同比增長1.87%,但體量僅有200多億。
今年5月初,方洪波在集團管理層交流會中曾提到:“未來三年將會面臨比較大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寒冬。”基于此預判,方洪波表示,2022年公司目標是收入合理、恢復盈利,重點在于改善盈利能力,“具體目標是恢復到2019年盈利水平”。有消息稱,早在今年4月25日,美的就開始對部分非核心業務發布“關停并轉”要求的通知,由集團CFO鐘錚牽頭負責推動相關業務進行調整。
根據2021年年報,當期美的集團在職員工總數為16.58萬人,2020年同期為14.92萬人。2021年,美的集團支付給職工的現金是320億元,平均每個職工是20萬元左右。如此看來,收縮非核心業務、裁員或可緩解人力成本。
二季度開局承壓
當前,國內各地疫情反復波動,國內外發展形勢復雜嚴峻,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定壓力。在經濟環境承壓的背景下,居民消費信心一定程度上受挫,消費意愿有所下降。消費者發展信心指數顯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居民消費信心指數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下滑,尤其是3月份,部分地區疫情反彈嚴重,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6.1%,社會零售消費同比下滑3.5%。
二季度伊始,我國家電行業整體承壓較大,表現不盡人意。據奧維云網(AVC)市場監測數據,今年4月白電各品類中,冰箱、冰柜、洗衣機、獨立式干衣機和空調線下零售額規模同比分別增減為-13.4%、40.8%、-28.1%、-4.6%和-24.6%,線上零售額規模同比分別增減為-0.7%、43.5%、-9.8%、6.9%和-1.7%。除了疫情應急冷凍食品生鮮需要導致冰柜囤貨需求提振,其余白電皆有所下滑。
五一小長假作為二季度消費重要節點,其表現也不及預期。《2022年五一大家電市場總結》指出,在節假日前期的備貨關鍵節點,上游供應鏈受阻給家電廠商備貨帶來一定挑戰,這一不利因素也使得經銷商在促銷節點的投入更加保守;此外,五一期間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線上消費需求因物流受限而受到抑制,線下疫情防控也給居民出行消費帶來不便。根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在五一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6.8億元,同比減少42.9%。
總體來看,家電線下銷售受疫情防控、物流管制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五一促銷期表現冷淡。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除冷柜增長49.3%外,其他品類零售額同比較去年同期均出現明顯下滑。其中,空調下滑33.8%,冰箱下滑18.1%,洗衣機下滑27.3%,干衣機下滑5.1%。
在各電商平臺促銷和補貼政策的作用下,線上銷售表現相對溫熱,但數據也不好看。其中,空調下滑3.9%,冰箱上漲2.3%,冷柜上漲52.1%,洗衣機下滑10.2%,干衣機下滑11.0%。以空調為例,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五一促銷期(22W17-22W19,04.18-05.08)空調銷量為280.9萬臺,同比下降18.1%;銷額為98.5億元,同比下降14%。
去年暖通空調、消費電器分別占美的總營收的41.58%和38.64%,兩者合計占比超八成。對于今年家電市場,大多數家電行業員工都對記者表示“不容易”。無論是惠而浦國美的矛盾,還是格力員工帶貨,無一不凸顯了家電市場的競爭激烈與艱難。
面對復雜的宏觀環境,要穩住業績,又要推進轉型,對于美的及方洪波團隊而言,這不是一個輕松的任務,具體落到被裁員工的頭上,更是冷暖自知。或許一如方洪波在回復一位被裁老員工留言中所說,“時代的洪流中,我們總會在某一刻,忽然意識到命運的不可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