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1 20:34:01 來源:財經網、中國經營報、快科技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據外媒報道稱
美國司法部在官網上發布消息
稱中國企業格力已與
美國司法部達成延遲起訴協議
根據協議條款,珠海格力和香港格力同意接受總額為9100萬美元的罰款(約合人民幣超5.8億元),并同意向因公司有缺陷的除濕機而引起火災的任何未獲賠償的受害者提供賠償。
根據法庭文件,珠海格力、香港格力和格力在美國的子公司知道他們的除濕機有缺陷,不符合適用的安全標準,可能會起火,但這些公司幾個月來沒有向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報告這一信息。在消費者對火災及其造成的傷害的投訴不斷增加后,這些公司才報告并召回了這些除濕機。

在被曝光的DPA文件上,還出現了疑似董明珠的簽名,簽署時間為2021年10月20日。

格力的除濕機產品
在美國市場一直波瀾不斷
早在2013年,格力除濕機就在美國加州遭遇了1.5億美元訴訟官司。原告方指控格力通過經銷商銷售的除濕機容易導致起火。指控還指格力不僅否認這些在美國銷售的除濕機具有危險性,而且在經銷商將該問題向美國政府報告后實施報復行為。
也就是從2013年開始,格力啟動了兩次除濕機召回,在2013年9月的第一次召回中,“問題”除濕機涉及12個品牌,召回數量約為225萬臺。在2014年1月的擴大召回中,涉及GE品牌的除濕機數量約為35萬臺。
召回的涉事除濕機是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間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商店以及亞馬遜和Ebay網站上銷售的,共涉及包括格力、丹比(Danby)、德龍(DeLonghi)、飛達士(Fedders)、Fellini、Frigidaire、GE、Kenmore、Norpole、Premiere、Seabreeze、SoleusAir和SuperClima13個品牌,但生產商均為格力電器。
此外,另一大中國家電巨頭美的此前也在美國召回除濕機。這些產品是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間在北美銷售的,其中美國涉及的召回數量約為340萬臺,加拿大約為85萬臺。
業內普遍認為,格力電器此次甘愿提前和解,應該是對訴訟結果有所評估,或認為賠償責任很可能大于此次的處罰金額。
也有法律界人士分析,中國企業在美國打官司,無論是律師費用還是時間、精力成本都相當昂貴,因此大多數中國企業在有這類事實發生的情況面前,都偏向于選擇和解,哪怕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格力回應:
涉及問題發生在8年前
不影響業績
10月31日,格力電器發布關于在美國涉訴案件的說明稱,公司近期與美國司法部消費者保護處、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統稱DOJ)達成協議,協議涉及的產品為公司2005年至2012年期間生產的出口北美除濕機。
公司于2012年收到事故投訴,于2013年6月向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簡稱CPSC)申報。由于申報不及時,2016年公司和CPSC達成民事和解,支付1545萬美元。2017年,DOJ就此同一事件要求公司承擔責任。經過多輪談判,近期公司和DOJ達成協議,支付7575萬美元。如公司遵守協議約定,DOJ將在三年期結束后終結案件。
以上協議涉及的問題均發生在8年前,2013年以后未再出現同類問題。協議涉及金額已全部計提,不會對公司的正常運營及本年度業績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