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時出了地鐵,騎一輛共享單車;逛街吃飯時手機沒電了,掃一個共享充電寶;小微企業共用辦公空間……共享經濟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共享經濟也在近幾年經歷了從“瘋狂”逐漸過渡到“冷靜”的過程。從小黃車的幾何形式擴張到目前消費者幾乎無望地排隊等待退押金,處于風口上的共享經濟正在迎接著諸多挑戰,市場越來越明確,“共享”不僅僅需要熱情和投資,更需要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沉下心來做產品,做到以厚積薄發。

共享空調正當時
共享空調有多種形式,有針對出租屋的,也有針對學校市場的。雖然業界對于針對出租屋的并不看好,但是高校共享空調市場卻實打實地發展起來了。
高校市場有多大?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截至截至2019年6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66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根據公開報道,河北3所高校就在海爾租賃了1.1萬臺共享空調,如果這些高校都安裝上了共享空調,那將是一個非??捎^的市場。
那么目前共享空調覆蓋了多少家高校呢?單就海爾一家空調企業,筆者官方數據得知,截至2018年底,海爾共享空調業務已進駐全國300余所高校,近百萬名學子可以在宿舍里用上了空調。
從高校覆蓋率來說,共享空調仍有很大的潛在空間,且沒包括租房的公寓市場、酒店、宿舍等市場。
聚焦使用體驗
共享空調可以按需要安裝,按時間交費,誰使用誰收益誰交費,公平合理,加上收費合理,就會收到歡迎。
目前來看,有的共享空調采用的模式是按照押金+按時收費的方式來操作而收費標準成了近期熱議的話題。某高校共享空調收費為5元一小時被質疑價格高,引發熱議。事實上,不同的共享空調提供方針對不同地區,具體的收費標準也不一樣,在廣東一些地區,是按照0.3元/分鐘進行收費。也有企業采用押金+年付收費方式,平均下來每個人一年100元。
根據報道,2018年廣州的“共享空調”,采用“押金+按時收費”模式,每臺押金3000元,每小時1元價格收費,電費自理。
除了收費的問題之外,高校共享空調還有其他的一些“痛點”,由于空調的特殊屬性,需要對學校的電路進行全面改造,從而帶來改造成本,同時共享空調還面臨這集中控制難和電費成本高的問題。
另外,由于各高校具體網絡環境不同,會出現信號延遲、連接不穩定等體驗問題。
行業標準方面,2017年,共享空調生態聯盟標準發布,規范了共享空調用戶側、平臺側、設備側、網絡側等四部分的功能、性能和信息安全要求。2019年,全球首個5G共享空氣標準發布,標準聚焦于5GNB-IoT技術在共享空調、凈化器等空氣設備領域的應用,包括用戶智能終端側、共享空氣設備側和企業應用平臺側的功能要求,以及核心網、基站、模組及芯片技術要求。這個由海爾牽頭的標準,從共享平臺、網絡、芯片、終端等方面進行規范,全面提升智慧空氣體驗。
共享經濟的未來?
共享經濟是伴隨新技術革命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被認為有巨大的前景。共享經濟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41.6%。報告預測,未來三年,我國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在穩就業和促消費方面的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2019年有幾個城市提出了共享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成都市關于推進共享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中提到,到2020年,共享經濟將成為成都創新驅動發展、綠色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動能,建成全國共享經濟發展的場景策源地和應用領先城市。
2019年4月通過的《寧波市共享經濟發展行動方案》中提出七個重點方向,四大重點工程。推動生產制造共享,鼓勵科技服務共享,加快城鄉旅游共享,加快生活服務共享,促進知識技能共享,推動交通物流共享,促進文體資源共享,推動建設提升一批共享經濟產業平臺,培育發展一批有競爭力的共享經濟龍頭企業,建立制訂一批共享經濟服務標準和品牌,實施建設一批共享經濟數字基礎設施工程。
回到共享空調市場,2017年共享空調出現,到2018年海爾全面介入并推動共享空調的生態化發展,再到2019年全球首個5G共享空氣標準發布,共享空調已經在產業變革中成為推動主力。在生態方面,2018年的海享匯聯盟,吸引8大類共300多家資源方入駐,為未來的生態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潛力空間。
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推總數據顯示,2019冷年國內零售市場規模實現6056萬套,銷售量同比下降7.59%,銷售額同比下降9.95%。市場對于接下來的市場也是信心不足,新冷年開盤經銷商持觀望態度的居多。當空調市場掉頭向下,從增量市場進入到存量市場,共享空調市場或許是在低迷狀態下的市場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