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11月份以來,整個家電一線市場的風向標已全面生變。與眾多二三四線市場上的家電企業和商家溝通之后,家電圈發現一些新的變化:
首先,整個家電一線市場的主要矛盾沒有得到一絲緩解,而是步步加劇。其核心就是"供大于求"下家電品牌數量、零售門店數量還有很多,但一線市場和用戶消費需求卻在持續減少,大量實體門店的日常出貨,經常收獲的是鴨蛋。
其次,在市場主要矛盾沒有緩解背景下,頭部企業解決線下實體門店出貨難的手段卻在白熱化。簡單來說就是"刀刀見血、步步驚心",大量低價格產品開始直接投放線下商家渠道,采取集中轟炸策略。其目的只有一個,在"你死我活"中殺出一條血路。
再者,不只是線下的實體門店出貨極其艱難,線上電商的出貨在雙11之后也出現明顯的放量下跌,且從去年開始電商增長全面減速,紛紛拓展線下實體門店加盟、收購區域連鎖賣場,以及開設超級體驗中心等,開源引流火力全開。這也再次擠壓一線家電實體門店的生存空間,紛紛身陷泥坑之中。
那么,在一線家電市場發展風向標全面轉向后,眾多頭部企業和主流零售商紛紛將價格戰火從線上燒到線下,從過去的一陣風演變成持久戰后,顯然就是不給其它企業留空間、留余地。那么,眾多中小廠商們,又將如何應對來自大牌同行們的炮火轟炸和價格捕殺?
對此,家電圈認為,除了一部分必然要淘汰出局的弱小者、投機者,還擁有頑強生命力的那些家電廠商們必須要直面競爭,采取"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姿態。不能示弱、更不能后退,必須要迎面直上、全力拼搶。
第一,在戰略上一定要確立全面競爭思維,當前的家電市場環境不拼不行,小拼更不行,必須要大拼大搏;特別是小廠小商,不能害怕競爭,而是要敢于在競爭中尋找新的機會和突破口;在戰術上,則必須要采取"小步快跑"、"常變常新"的經營狀態,除了明確全年性的大事件引爆點,需要將市場經營決策周期縮短到月度、周度,從而更好的應對各種同行突發競爭,并發起各類市場空襲和偷襲戰。
第二,無論是頭部企業還是其它企業,無論是要發力線上電商平臺,還是要重塑線下分銷渠道,短期內都沒有其它更好的手段和方法取代,只能采取最原始的降價打擊、市場炮轟。當前的家電市場,最大的恐懼就是一成不變,最大的希望就是實時求變求新。必須要通過一輪的降價促銷突襲殺出一條血路來,最終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先干起來再說、先動起來再說!
第三,貓有貓道、鼠有鼠道。面對當前大企業大商家一系列大降價、大促銷、大轟炸,其它家電廠商并非只有一條"等待觀望"的出路。因為"大船抗風浪"但"小船好掉頭",所以中小企業必須要發揮自身的靈活性、多變性優勢,積極尋找那些大企業們"做不好"和"不愿意做"的空白地帶和機會點,比如很多的小型工程,以及部分"規模較小、型號多雜、要求多變"的品類市場,善于尋找空白點。
一直以來,家電企業都沒有"一帆風順"、"只漲不跌"、"步步為營"的市場環境。所有家電企業和商家,無論規模大小、實力強弱,面對一系列變化莫測的外部市場環境,唯有直面挑戰一條道可以走下去!放棄和等待都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