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公司的回購熱情只增不減!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截至9月27日,今年以來已發起284份股份回購預案(僅統計普通回購),其中涉及206家公司的215份預案正在實施或實施完成,9個月已完成股份回購384.7億元,與2018年全年的385.3億元基本持平。
十一假期同日騰訊擲10億港元 小米擲18.5億港元
盡管十一國慶A股市場也跟著休了一個黃金周,然而港股市場、美股市場依舊照常。
騰訊、小米十一期間港股又有新動作。
10月4日晚間,騰訊控股(00700.HK)和小米集團-W(01810.HK)紛紛披露報表發布回購公告。
根據公告,騰訊控股10月4日當日回購了12萬股股份,每股最高價326.80港元,每股最低價320.40港元,當日花費約3884萬港元。本次回購股份數占現有已發行股本的0.00126%。
除此之外,公告中騰訊控股也表明其在9月27日、9月30日、10月2日、10月3日于公開市場購回股份,多日累計回購45萬股股份。據統計,自8月28日發布年中報以來,騰訊控股共有27個交易日進行了回購行為,共回購約300.67萬股,累計耗資約10.06億港元,占其已發行股本的0.0316%。
小米集團-W也在10月4日公告中出示,公司當日于港交所回購279.2萬股股份,每股最高價至8.6港元,最低價則為8.92港元,當日花費2499.67萬港元。本次回購股份數占現有已發行股本的0.012%。
事實上,9月3日小米集團便已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正式決議行使股份回購授權,以不時按最高總價120億港元于公開市場購回股份。
10月4日公告顯示,小米集團-W9月以來確實有多日回購行為,分別是9月17日-20日、9月23日-26日、9月30日、10月3日。小米今年內至今已累計回購約2億516萬股,若按照平均回購單價約9元計算,共耗資約18.50億港元,占其已發行股本的0.86%。
今年巨資回購案頻出 伊利最大58億規模掀回購熱潮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9月底,今年以來A股有316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股票回購預案和進展,同比上升23.44%;回購金額共計504.65億元,同比上升241.94%。
其中,宣布完成回購計劃的共有98家,同比上升188.24%;回購金額共計159.60億元,同比上升219.96%。另有31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
其中,伊利今年耗資59.73億元的回購案更是令人矚目。堪稱繼2014年*ST油服因重組而實施的63.03億回購后史上第二大巨額回購案例。
今年4月8日,伊利股份(600887.SH)審議通過了《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議案》。
自5月6日起,伊利股份實施首次股份回購。之后不到3個月,伊利股份于7月25日晚間公告披露回購股份進展。
截至2019年7月24日,伊利股份已累計回購公司股份數量約為1.8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00%,成交的均價為31.67元/股,成交的最低價格為29.02元/股,成交的最高價格為33.80元/股,已支付的總資金約為57.93億元人民幣(不含交易費用)。
此次股份回購完成后數日,伊利股份又于8月6日發布公告稱,將回購的1.83億股股份用來股權激勵,由此引得公司股價在8月6日當天盤中一度瀕臨跌停。
除伊利股份外,曾拋出百億回購計劃的中國平安(601318.SH)也積極履行承諾,50億回購金額位居今年第二,同樣值得關注。
9月2日,中國平安發表回購進展報告稱,截至8月31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A股股份5759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315%,已支付的資金總額合計5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達到回購計劃下限。其中最低成交價格為79.85元/股,最高成交價格為91.43元/股。
實際上,早在6月18日,中國平安便已經通過公告告知,公司不僅實施了首次回購A股股份,購得約350萬股A股股份,已支付合計2.82億元的資金總額;還會將首次回購股份全部用于本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的未來年度長期服務計劃。
此外,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實施回購預案的206家公司中,有52家公司的回購金額過億,12家公司回購金額超過5億(含5億)。
除伊利股份和中國平安外,招商蛇口(001979.SZ)、美的集團(000333.SZ)、中聯重科(000157.SZ)和TCL集團(000100.SZ)等7家公司的回購金額也達到10億元,分別是40億元、31億元、21.45億元、16.54億元和10.65億元。
今年以來,已經實施了增持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基建行業、地產行業、信息技術行業以及電子設備制造業等。但從所屬行業分布來看這52家年內回購金額過億的公司,還是化工、醫藥生物和房地產企業居多,分別是8家、6家和5家。
連續兩年爆發式增長 回購股票增量資金年底或達1500億元
縱觀整個市場,2013年-2017年5年間共發起252份股份回購,而2018年共發起627份股份回購計劃,2019年前三季度股份回購也達284份。
為何18年以來公司回購呈爆發式增長呢?
究其原因,首先是被低估的股價。2018年以來股價深跌使得近兩年A股市場整體估值較低,用相對較低的價格回購股份,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表明上市公司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好的財務狀況,也體現出上市公司主動管理市值的意愿及其控股股東對公司負責、對市場負責和對投資者負責的考慮。總體而言,股份回購不失為穩定公司股價、維護公司形象和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好方法。
其次,不斷完善的股份回購制度,同樣也推動了上市公司積極開展股份回購。今年1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詳實的股份回購規范與指引。
根據東方證券研報測算,按照今年年初以來A股上市公司整體定下的預計股票回購數量,以及已回購股票成交均價計算,今年回購股票為A股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年底有望突破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