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不高的家電實體店經銷商們,在冷清的等待中又熬過了一個“節點”。這是一個客流越來越少,銷售越來越淡的“黃金周”。很多還在苦撐的家電經銷商茫然中發問:經營多年的家電經銷生意還能不能做了?!

“家電人”通過多方數據了解,今年十一家電銷售繼續“降溫”。旅游購物還是假日的熱點,來自文化和旅游部相關信息顯示:2019年十一七天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
7天接待國內游客將近8億人次,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全國幾乎有一半的人都在旅游的路上,這樣回頭看我們的店面沒有客流就很正常了。這幾年五一、十一,不僅是小的實體店客流少,大的家電賣場也是門前冷落。所以,這個十一的冷落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費者消費方式的改變,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家電購買不再是家庭的大件支出,電商的興起徹底改變了傳統節假日購買家電的消費習慣,家電消費常態化。節假日銷售反而不如平時就是這個原因。
十一銷售冷清,我們不要過度悲觀解讀,但也要看到市場的趨勢與大勢。
我們先看新華社的一段文章內容:城市消費升級態勢明顯,中西部省區農村家電升級消費態勢同樣令人矚目。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家級貧困縣隆林縣德峨鄉張家寨村民韋尚寧,從互聯網電商平臺購買了5臺品牌空調,為自己經營的“農家樂”裝上了空調。“以前沒錢買,電壓不穩定,不敢用,如今扶貧政策好,電壓穩,旅游的人越來越多。”……

文章提到今年十一城市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健康空調、洗護烘干一體化洗衣機以及洗碗機等都有大幅增長。這說明在一二線城市家電市場,消費升級已經全面鋪開,對于城市市場來說誰真正抓住了“汰舊換新”,誰就是市場之王,但要下功夫真正做好這一點的很難。
從上面一段文章內容我們還可以解讀出農村市場的未來走向。
文中報道的廣西一個村民購買空調竟然也是網上下單。這就是說明,電商已經不是城市的專屬區,而是快速普及到了廣大的農村,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加速了農村市場的網絡化。這就是說,我們之前認為農村電商短時還難以普及,現在看來速度越來越快。這就意味著,鄉鎮家電實體店的苦日子僅僅是個開始,還沒有到最冷的冰點。

那未來家電實體店的出路在哪里?何時才是出頭的日子?
“家電人”認為任何事情都要辯證地來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現在家電業的大勢不好,短時的業績壓力導致家電品牌傾斜電商渠道。廠家也知道電商的低價會沖擊自己的整個價格體系,電商的獨大也會挾制廠家價格主導權。但在經營形勢不好的大環境下,廠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無奈短時之舉。
在未來,家電廠家還是會平衡線上和線下的關系,兩條腿走路才能行穩致遠。這就是說,從大亂到大治,家電實體店還是廠家的支柱。不過,廠家鐘情的實體店一定是那些有經驗、有實力、有口碑和服務好的店面,而不是那些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的“雜牌軍”。
熬到最后,大浪淘沙,剩下的堅持者、堅強者,也是廠家的支柱者,到那時渠道體系將重構,服務的價值將大于價格的價值。市場重歸理性之時,就是實體店的重生之日!
十一你的家電銷售好嗎?為什么有的實體店銷售還很好?快來關注家電人,聽聽同道們的交流,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一起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