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2019年來了!小編第一時間奉上張首席的新年寄語,并借此機會跟每一位朋友說:新年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親愛的朋友,我們雖未曾謀面,但早已心靈相通,一路有你們的支持,我們深感榮幸。
在2019年到來之際,張首席希望借此文表達,他的朋友不設“圈”。他希望,每一個創客都成為自己的朋友,每一個交互用戶都成為自己的朋友。
只有朋友不設圈,才能塑造一個全新的海爾。
朋友們,在新的一年,愿我們繼續同頻共振,共創共贏,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當我的這些心里話在微信朋友圈里傳閱的時候,我的朋友,你和我,我們的日程表都已經翻到了2019年。
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而人生如逆旅。當時間鼓著翅膀飛逝的時候,人生也倏忽驟短。
我從來不用手機,也沒有微信朋友圈。是的。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你為什么不用微信?我的答案只代表我自己——一怕信息碎片化;二怕記憶外包。我寧愿把最珍貴的時間用來讀書,我堅持做筆記而不是把記憶外包給移動應用。互聯網女皇米克爾統計過,中國用戶每天花在移動應用上的時間達31億小時,而光微信自己就占了9億小時。
但更重要的原因不是這些。而是要感謝人單合一模式。
人單合一的前提條件是三權讓渡,決策權、用人權、薪酬權,這是傳統意義上CEO的三個權力,在海爾,這“三權”都歸還給了小微和創客。我不是小微和創客的領導,用戶才是!正是人單合一讓創客的解題成為精準之矢,在第一時間射中用戶的難題之靶。而用戶付薪又讓創業小微的解題可自行運轉。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它催生了新商業模式的革命,比如電商、社交、搜索引擎。但我不可能讓做了30多年制造業的8萬多員工一夜之間轉變成寫代碼和送快遞的能手。與移動應用相比,制造業的確顯得笨重木訥。因此,制造業必須改變,急需轉型卻不是轉行。
2000年,我第一次參加達沃斯論壇,那屆論壇的主題深深觸動了我——讓我們戰勝滿足感。那個時候的海爾已經是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剛剛在國際市場揚帆起航,青春張揚躊躇滿志,為什么要戰勝滿足感呢?因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已經到來,曾經成功的經驗和思維定勢都要重新審視,甚至徹底顛覆。我回國后給《海爾人》寫了一篇短文“新經濟之我見”,提出了“不觸網就死亡”的警示。
海爾觸網不是僅僅利用互聯網科技,而是致力于把傳統的科層制企業變成互聯網的節點,變成開放的創業生態。我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還沒有發現的潛能,只要你給他機會。這是我的信念。這信念來自我的親身經歷和體悟。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時代際遇,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到今天,我仍然認為,我還是一個普通人。海爾八萬人中既然我肯定不是最聰明的,那為什么不能給所有人以機會和平臺,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張瑞敏,都可以成為自己的CEO。
時間并非勻速流動。互聯網技術以指數級速度創新,今天已是物聯網時代。顧客交易平臺的流量經濟已在巔峰,用戶交互生態的體驗經濟呼嘯而來。用戶體驗迭代已不滿足于產品品牌、平臺品牌,惟有生態品牌才能持續動態滿足用戶美好生活的最佳體驗。
在這個時代,冷冰冰的企業不可能創造出與用戶情感交互的體驗,只有人,只有自主的人,才能創造出人的價值。這就是人單合一的極簡表達。人單合一的宗旨是人的價值第一,但她完美地契合了物聯網時代社群經濟、共享經濟和體驗經濟的本質。2019年,即將迎來新中國的第七十個生日。過去,海爾為祖國奉獻了一個產品的世界名牌,現在,海爾將為祖國奉獻一個世界級的物聯網模式。
傳統模式下,企業的時間和用戶的時間是分離的。物聯網模式下,創客和用戶的時間是同步的。緊緊圍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同頻共振,共創共贏。
林肯說,一個總統在政府里沒有朋友。企業也是如此,一個CEO在企業里沒有朋友。沒有朋友,才能和每一個員工志同道合,上下同欲。我不可能讓每一個員工都變成創客,但我可以讓每一個渴望成為創客的人來海爾平臺創業。
我的朋友沒有圈。每一個創客都是我的朋友,每一個交互用戶都是我的朋友。
新年到來之際,海爾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約我寫一篇新年寄語,借這個平臺,向每一個不曾見面的朋友說聲新年好!向每一個默默支持海爾的朋友真誠問候!也向每一個質疑海爾的朋友道一聲感謝!因質疑恰似警鐘長鳴,唯有質疑不可質疑。
送一句培根的話與朋友共勉:時間是最大的革新家!讓我們一起擁抱新年,做時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