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55英寸彩電屏幕已經足夠大的話,那么電腦顯示器可能聽著有點不服氣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跟彩電分庭抗禮,如今的臺式機顯示器越來越大,23-26英寸的顯示器已經全面普及,還不夠?49英寸的顯示器已經出現了。
49英寸是什么概念?幾乎等同于一臺中型電視機的尺寸了。放置在家中的書桌上,那種震撼力確實令人稱奇。好多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說,“這么大一臺顯示器,‘打機’就爽了……” 說的是沒錯,但如果僅僅是拿來“打機”,那還真是沒有窮盡大屏幕大視野的價值呢。
49英寸寬屏幕
顯示器這幾年有兩大趨勢:一是大屏幕,從20多英寸起步,30多英寸的比比皆是。三星今年推出的CHG90顯示器,是49英寸329橫幅寬屏顯示比例;另一個是伴隨著大屏幕的同時,變身“曲面”。
這與電視機過去的發展趨勢有點異曲同工,“大”追求的是高清大視野,而“曲面”是解決“大”了之后的觀看角度問題。49英寸的CHG90顯示器曲率1800R,由于是橫向寬屏幕,曲率顯然比一般的電視機還要大。
當前在顯示領域流行的液晶屏量子點技術,移植到寬屏顯示器當中,同樣可以實現125%sRGB的色域覆蓋率。可以說,大屏顯示器的視覺效果不亞于電視機,真實色彩體驗和細膩畫質與電視機別無二致。
挑戰電視
由此,勾起好奇心的問題也來了:如此大的顯示器,有沒有挑戰電視機的可能呢?回答是:行!——不要忘了,顯示器在基本功能上是相通的,只不過連接不同的信號渠道播放而已,如果連接線和接口匹配,圖像清晰度夠的話,一點問題都沒有。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在展會、講座等很多展示性場合下,有時為了在更大的屏幕上顯示電腦文件,電視機往往接電腦作為顯示器來用;同樣的道理,臺式機顯示器也可以換做是電視以及視頻信號的播放器,只需要連接高清HDMI接口(或是其它接口)成功,顯示器播放電視盒子中的內容并不是難事。
“打機”綽綽有余
不過,在傳統概念中,臺式機顯示器是為電腦服務的。很多人看到超大屏幕顯示器,第一直覺就是:“打機”玩游戲,肯定很爽。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光是用來打機,買這樣一臺價格昂貴又略帶點新潮的顯示器,實在是有點太奢侈了。
超大屏幕讓游戲的視覺效果更好之外,更是工作和學習的好助手。在需要處理很多數據的時候,比如股票信息、財務報價、產品資料等,超大屏幕可以堆疊更多的數據。比起以前的“小屏”來說,屏幕可以擺放的東西更多,調取資料也更為方便。有了大屏幕大視野,也就很少抱怨數據過多、字體太小而看不清楚了。
分屏顯示
還有一個更神奇的地方是,超大屏幕可以分屏顯示。一條長長的屏幕拆分成為兩個部分,分屏顯示不同的內容。這對于需要進行多方數據處理以及信息資料整理的時候,往往事半功倍。數據資料再多,分成不同的屏幕顯示,需要時候再調取過來就好了。
最近世界杯競猜如火如荼,場次多、球星多、分析多,要想盡快熟悉每一場比賽的情況,可以同時打開多個網頁,分屏顯示;同樣的,最近的股市有點低迷,關注股市報價走勢非常引人關注,打開多一點,關注多一些,分析對頭的話,沒準還能從一片“綠海”中殺出重圍呢……(羊城晚報記者 黃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