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燈飾行業專利維權先鋒--美時·艾菲特,對行業知名品牌圣嘉佰利和琪豪燈飾提起的專利訴訟,近日在廣州市知識產權法院開庭。開庭的四個個案件分別涉及艾菲特燈飾擁有的四項外觀設計專利,庭審雙方圍繞產品是否侵權,專利是否有效等內容,進行了長達四個小時的激辯,本案將擇日宣判。
不久前,美時·艾菲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消息稱: 公司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粵民終3118號,3120號判決書,關于中山市綠豹燈飾有限公司侵犯中山市艾菲特燈飾有限公司外觀設計專利一案,判決侵權成立,要求綠豹燈飾賠償共計100000元的經濟損失,并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艾菲特的專利產品。至此,美時·艾菲特與綠豹燈飾這一備受關注的專利官司以綠豹燈飾七連敗暫告終。

燈飾行業抄襲成風,嚴重的阻礙著行業的向前發展。在專利維權鮮有成效的情況下,美時·艾菲特卻能屢屢勝訴,給廣大原創品牌打了一劑強心針。
侵權頻出,燈企維權難
據美時·艾菲特相關負責人蘇先生透露,自2016年始,在發現綠豹燈飾侵犯美時·艾菲特“月桂女神”專利產品系列之后,公司立即申請法律程序,以保護經銷商及消費者的權益,并迅速獲得了勝訴。但此后,綠豹燈飾卻變本加厲,先后侵權美時·艾菲特“巴黎皇冠”和“夏威夷之春”專利產品系列,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此,美時·艾菲特始終堅定地采取法律維權手段,截止目前,七擒綠豹、七次勝訴,成為轟動業界的“燈飾行業專利第一案”。對此,行業有“叫好聲”,認為此舉大快人心,也不乏旁觀者,認為這是無奈之舉,收效甚微。
筆者認為,不管是哪一種聲音,美時·艾菲特起訴綠豹燈飾都將在燈飾知識產權領域引起蝴蝶效應,鼓舞了許多正糾纏于專利訴訟的企業,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警醒那些怯于維權的廠家。
眾所周知,專利侵權并不駭人聽聞,即使牛逼如蘋果、華為也屢受專利侵權之苦,更不用說在門檻相對較低的燈飾行業。行業面臨的窘境在于,一方面,在利益驅使之下,侵權仿冒頻出,業界習以為常、意識麻痹,或聽之任之,或私下解決;另一方面,法律條文尚不成熟、取證難、訴訟時間長等,往往耗費被侵權企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原創企業的維權決心。更有甚者,與侵權者的斗爭亦并非易事,往往一邊勝訴了,一邊又被侵權了,比如綠豹燈飾,一邊賠著官司敗訴的小錢,一邊用別人的專利產品賺著大錢,甚至在自身的微信公眾號發布“專利維權”的消息,誤導終端消費者……如何應對維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是擺在原創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維權需多方攜手、堅決打擊
原創是一個品牌的靈魂,無論從外觀到功能,消費者最終體驗到的都是實實在在的產品。但原創產品得來不易,它的背后承載著一個企業研發團隊的智力結晶,耗費了大量的資金投入,尚未享受到原創的成果,就被侵權者不費一兵一卒地拿去,以低價銷售,這不能說不讓人憤懣。從更高層面來說,若創新的成果時刻受到威脅,行業形成無人愿創新、無人敢創新的局面時,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保障,創新的動力也就無從談起,而這無疑是行業面臨淘汰的危險信號。在當下抄襲、侵權成為中國制造業痼疾之際,維權之路,注定是漫長而艱辛。

一般而言,剽竊專利手法較為隱秘,現代燈知名品牌松偉照明負責人就曾向記者透露遭遇臥底員工的經歷,而諸如買零件組裝、買樣品、“挖墻腳”等方式就更普遍了。因此,就企業自身來說,應加強企業內部技術資料管理,形成嚴格的技術保密制度,保護好自身商業和技術機密。
美時·艾菲特法務部代表認為,企業在研發過程中,要注意對新技術實施專利保護、申報專利,對暫無條件申請專利的初步方案,要做好技術保密工作;同時,利用制度保障研發人員的利益和技術成果所產生效益相掛鉤,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降低專利技術泄密風險。目前,美時·艾菲特擁有專利600多項,產品均全系列專利覆蓋再上市,成為維護知識產權的核心基礎。
然而,要真正遏制侵權之風,光靠企業單打獨斗是行不通的,需要行業、政府把關,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這意味著今后相關法律條文會更加完善,企業的權益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作為中國燈飾之都,古鎮也在持續出臺機制,為快速反應維權提供服務,相信隨著行業和法律條文的成熟,燈飾產業維權之路將會越走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