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播種機等39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并于9月29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18年第3批17種消費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對17種、161項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進行通告。
其中,“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派”)生產的一款嵌入式消毒柜(規格型號為ZTD105-A618 220V~50Hz 600W 105L,生產日期/批號為2018-01-18)被檢測出“發熱”項目不合格。
事實上,歐派在此之前已有多次被檢測出產品質量不合格。這家于2017年上市的家居企業市值突破300億元,有著極高的品牌曝光率,然而在這幾年的發展中,多數采用代工模式,產品質量問題逐漸暴露。
如何平衡好規模和質量?就此,記者向歐派致函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上市巨頭頻出質量問題
2017年3月28日,歐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603833,SH),發行價格50.08元/股,發行總數為4151萬股。上市當天便以44.01%增幅一路飄紅漲停,市值高達299億元。自上市后,其股價也一路高漲,目前總市值保持在300億元左右。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巨型的上市公司,其產品卻不斷傳出質量問題。除了近期的嵌入式消毒柜被檢測出項目不合格外,歐派的其他產品也多次被檢測出不合格。
2016年7月25日,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網站公布了一批裝飾裝修材料類商品的抽查檢驗結果,標稱商標為“歐派”的室內木質門被檢測出“浸漬剝離”項目不合格。
2017年12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一批家用吸油煙機具質量抽檢結果,歐派的一款2016年12月生產的強力型吸油煙機,被檢測出“標志和說明、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項目不合格,標稱生產單位為“廣東歐派科技有限公司監制,制造商為中山市伊利萊電器有限公司”;另一款2015年8月生產的家用吸油煙機被檢測出“標志和說明”項目不合格,標稱生產單位為“廣東歐派電器有限公司(監制),制造商為中山市美歐電器有限公司”。
中國家居建材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就向記者表示,歐派的生產數量龐大,而它很多產品的原材料又是由其他公司提供,加之產品供不應求,如果歐派未能在品控方面做足功課,則頻頻出現質量問題亦是可以預見的結局。而做好品控工作不僅需要對原材料的生產加強監督,也需要做好倉儲、運輸等環節的工作以防出現二次質量問題。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如果被檢測的項目屬于強制性標準,則國家有權力對工廠進行查封,對店面進行關閉,歐派必須給國家相關政府部門一個滿意的答復。
如果被檢測的項目屬于推薦性標準,因其不具有強制性,任何單位均有權決定是否采用,違反這類標準,不構成經濟或法律方面的責任。
胡中信也表示,“不管屬于哪種標準,產品出現問題,首先顯而易見會給消費者造成安全隱患,其次會打擊消費者的信心。”
代工模式引質疑
針對歐派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的情況,外界對其產品的代工生產模式提出質疑。根據歐派報送給證監會的《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說明書”)顯示,其生產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自行生產模式;另一種是OEM模式。
自行生產是指歐派自行采購原、輔材料,全部工序都利用自有的生產場地和生產設備進行生產,最后將生產的產品進行銷售的生產方式。OEM生產,即代工生產,是指歐派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身掌握的核心技術進行設計、開發,由自己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具體加工任務通過合同訂購的方式委托其他廠家生產。
另外根據歐派《2018年半年度報告》,自行生產是歐派的主要生產模式,其整體廚柜、整體衣柜、整體衛浴、定制木門及部分廚電產品等為自行生產。OEM生產是歐派的輔助生產模式,其OEM產品主要為整體廚柜和整體衛浴產品的組成部件,并未涉及整套產品的全生產流程。
《招股說明書》披露了OEM業務涉及的整體廚柜、整體衛浴、墻紙等主要產品的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其中整體廚柜的銷售金額最高,2013年的銷售金額為29.7億元,占比74.70%,2014年的銷售金額為34.3億元,占比72.48%,2015年的銷售金額為38.5億元,占比69.35%。
記者通過查閱歐派2017年的半年度報告、年度報告和2018年的半年度報告,卻發現歐派隱去了OEM模式下生產的產品的銷售金額和占比數據。
而之所以采取OEM生產模式,歐派《招股說明書》給出了經營戰略布局層面的部分原因,首先可以迅速提高歐派廚房電器的產能規模,再者為歐派介入墻飾行業及衛浴、廚房電器市場提供條件,還有便是減少歐派的庫存規模、加快資金周轉,以及積累墻飾、衛浴等行業的生產經驗。
質量監控成“硬傷”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對于年度用量達到一定規模的物料和設備,歐派會采用現場招標的方式,向符合歐派集團供貨資質的供應商發出招標邀請。并且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價格最惠協議條款,確保歐派集團享受供應商“最惠公司”待遇。在報告期內(2013~2015年),其供應商超過1000家。
但有專家認為,代工模式并不一定導致質量問題。“歐派的代工模式本質是不同企業之間一種分工合作的表現,是目前眾多企業普遍存在的生產模式。代工模式并不是問題所在,質量監控不到位才是問題頻發的原因。”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
中國家居家裝電商戰略專家王建國認為,“一個企業的能力越大,則責任越大。歐派作為一個巨型企業,意味著它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
據歐派《招股說明書》顯示,其整體廚柜(含廚衣綜合)在銷售量、經銷商規模等指標上均大幅領先于科寶·博洛尼、志邦廚柜、金牌廚柜等國內主要競爭對手。
中銀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歐派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9.06億元,同比增長31.67%,今年將成為首家營收破百億的定制家具上市企業。
“歐派作為一個大型的上市公司,此次消毒柜被檢測出‘發熱’項目不合格,它需要檢討自身是否有在重要功能的技術門檻上做好親自的把控,以及對制造商的管理是否足夠嚴格。”王建國表示。他認為,如果企業沒能在戰略上做好研發投入,從源頭上把控生產,則以后還會繼續出現質量問題。而對于品牌非常重要的研發技術環節,甚至是企業的產品命門,依賴外圍的合作伙伴就會有較大的戰略風險了。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指出,歐派近幾年來過于注重將資金投入到快速的業務擴張,以追求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提升了,從長遠的角度是不利于產品質量提升的。
從中銀證券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到,歐派正在穩步推進它的大家居戰略。2017年,歐派在傳統廚柜營銷上形成多維度、立體化的品牌推廣布局,幫助它在店面數僅增長62家的基礎上,實現營收同比增長近20%。同時在定制衣柜領域進行渠道擴張,2017年新加盟經銷商399家,幫助營收同比增長62.98%。截至2016年底,歐派的廚柜、衣柜、衛浴、木門產能較2015年分別同比增長25%、62%、33%、58%。
梁振鵬認為,“不同于互聯網行業,廚柜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它的更新迭代速度是很緩慢的。對消費者來說,有沒有過硬的工藝質量才是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值得信賴的關鍵。”
中銀證券的報告還揭露,隨著產能提升,歐派生產規模效應加強。與同行企業對比,其廚柜、衣柜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下降幅度皆位于行業前列,具有明顯成本優勢。
梁振鵬表示,在歐派產能提升成本下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將更多資金投入到自主研發和質量監控上,提高產品的工藝質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還需要依靠工商質監部門,從原材料到成品、從生產制造到銷售環節,加大對產品的抽查,保證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