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Deraltech在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起訴小米公司侵犯其專利,具體的專利編號為US 9055144 B2、US 9037128 B2、US 9503627 B2、US 9571716 B2。
起訴書稱,小米積極而有意地誘導和鼓勵他人,包括但不限于其設計師、制造商、供應商、分銷商、經銷商、軟件開發商、客戶、用戶和維修提供商,制造、使用或在美國銷售自拍桿產品。

Deraltech還表示,在起訴之前的8月27日已經向小米發出了律師函。
Deraltech 是誰?
在8月27日的律師函中, Deraltech公司聲稱自己是HandlePa品牌自拍桿產品的制造商。而且HandlePa曾在亞馬遜中國上銷售過,銷售頁面上顯示, HandlePa自拍桿由OONO公司和深圳多德領先科技有限公司開發。
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多德領先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和股東為楊金榮,持股比例為 100%。這與Deraltech在起訴書中列舉的專利發明人Jinrong Yang一致。
而且這幾項自拍桿專利一開始并不屬于Deraltech公司,而是屬于專利的發明人Deraltech公司在中國的合作方楊金榮。直到 2018 年 7 月 26 日從發明人Jinrong Yang和 Ramzi Khalil Maalouf受讓 4 件涉訴專利。
獲得相關專利授權后,再挑選合適的目標發起訴訟,Deraltech公司的這個“套路”更像是一家NPE公司所為。即沒有實體業務,主要通過不斷發起專利侵權訴訟而生存的公司。

“嚴密”的論證邏輯
Deraltech這家公司很明顯不滿足于發個律師函警告一下,在其16頁的起訴書里,Deraltech的律師團總結出了一套嚴密的論證邏輯。
首先是管轄權的問題,雖然小米是一家中國公司,但是小米已經在紐約州通過線上線下的零售渠道銷售自家產品,而且在Deraltech看來,這些產品中有一部分是侵犯其專利的,因此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有管轄權來審理這起官司。這也符合專利保護中的屬地主義原則。
接下來,Deraltech開始詳細舉證小米如何侵犯其自拍桿專利。在起訴書開頭列舉的那四項專利申請通過的時間最早是2015年5月19日,最晚的是2017年2月14日,均早于小米自拍桿侵權發生之前。

以美國專利局2017年2月發布的US 9571716 B2號專利為例,這份專利中的產品原型圖幾乎覆蓋了小米在售的大部分型號自拍桿。比如這種藍牙自拍桿,底部可以展開成三腳架。

還有這種藍牙遙控器獨立于自拍桿的設計。

以及這種通過向耳機孔中插入一根快門線來自拍的產品。

為了更直觀,Deraltech在起訴書中列舉了小米自拍桿的四處產品細節,包括了 9571716 B2號專利中的可拆卸藍牙遙控、底部可展開的三腳架、可伸縮的自拍桿、可伸縮的手機固定夾。

看起來幾乎是實錘了,小米自拍桿在美國侵犯了四項專利,還在美國銷售,這對于Deraltech公司來說是個不小的損失。
山寨網站NIS
不過這次Deraltech請律師的錢可能花的有點冤了,雖然專利侵權的論證看起來十分嚴密,但起訴書忽視了一項關鍵的漏洞—小米真的在美國銷售自拍桿了嗎?
小米官方或授權經銷商在美國銷售自拍桿的實錘,才是這次起訴最重要的證據。Deraltech 舉證的銷售渠道是一個域名為 https://xiaomi-mi.com(以下簡稱 NIS 網站)的網站。
根據小米美國的官網(https://www.mi.com/us/),目前美國在售的小米產品不多,主要為移動電源、小米滑板車、米家全景相機、小米床頭燈。核心產品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和小米筆記本都未上架小米美國的官網。

小米美國官網
但打開NIS網站,我卻十分震驚。這個網站不僅有最新的小米手機—小米8,還有小米電視、小米手環3、小米平板4。Deraltech舉證侵權的三款小米自拍桿也都有對應的購買鏈接。點擊購買后會跳轉到NIS Store,選擇支付方式后就可以下單了。

這簡直是美國米粉的天堂,再也不用找人從中國代購小米手機了。
不過 NIS 網站下方的聲明立刻就打碎了Deraltech的“如意算盤”:
“本網站由NIS公司建立和運營,旨在維護米粉社區的利益。NIS 公司特此聲明,本網站是專用的,但NIS在線商城銷售的小米產品與小米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實體無關。”
關鍵證據缺乏說服力,這可能是專利訴訟中最大的烏龍了。
小米未全面進入美國市場
“目前看來,小米旗下各項業務或產品并未全面進入美國市場”,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Deraltech在美國起訴小米自拍桿涉嫌專利侵權,影響案件走向的焦點主要有二:其一,小米自拍桿是否構成侵權;其二,小米有無停止侵權的成本付出。
“既然上述自拍桿沒有在美銷售,那么這則所謂的專利侵權案,其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對小米自拍桿業務以及在美國市場的拓展都不會產生多大影響”,李俊慧認為,如果小米自拍桿不被認定構成侵權的話,則無需負擔任何賠償義務,也沒有必要付費獲得對方的專利許可。即使小米自拍桿真的構成侵權,小米所需負擔的賠償費用也不會太高。
當然,這并非小米首次在美國遭遇專利狙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早在2015年12月,一家名為BlueSpike的NPE訴至美國東德州聯邦地區法院馬歇爾分院,指責小米通過Tomtop銷售的智能通信設備涉嫌侵犯其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權。
BlueSpike的“套路”與Deraltech如出一轍,BlueSpike發起訴訟的專利也是從發明人那里授權獲得。除了小米,BlueSpike還曾起訴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公開資料顯示,在2012年至2013年間,BlueSpike曾以其持有的四項與信號提取(signal abstracting)相關的專利,向德州聯邦地院提起超過 70 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BlueSpike在起訴書表示,小米的手機產品Mi4以及紅米系列產品涉嫌侵犯了其持有的“數據保護方法與裝置”(data protecetion method and device,專利編號:8930719)。最終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了BlueSpike的訴訟請求。
李俊慧稱,簡單說,在美國市場惹上專利訴訟糾紛很常見,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國對包括NPE在內的專利運營公司的專利訴訟持寬松態度,催生了為數眾多的以提起訴訟實現專利許可的NPE機構;另一方面,美國法院對專利侵權的司法判賠力度相對較高,激發了權利人通過訴訟實現許可合作的做法。
因此,即便是小米能順利渡過這一關,等待小米的專利挑戰還有很多。BlueSpike這樣的NPE們正摩拳擦掌,等待著小米的核心產品進入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