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市場已不再是“四花金花”同時綻放,洗衣機市場也難現“中外群雄爭霸”,繼空調市場三強爭霸格局穩定難變后,冰洗市場也迎來一個雙寡頭主導的新格局。未來冰洗市場留給新進入者和小微企業的機會,接近于零。
作者:楊嘉
從冰箱行業的“四朵金花”、洗衣機市場的“群雄爭霸”,到如今冰洗兩大行業品牌格局“天下歸二”,最終一個由海爾、美的寡頭主導的新格局首次出現,目前已經全面確立。這將在未來2-3年,推動整個冰洗市場的重組優化,帶動進入門檻的全面提升,加速冰洗行業的品牌化崛起和寡頭化驅動。
在冰洗產業全面寡頭化格局的背后,正是隨著消費理念的品質化、品牌化,零售渠道的巨頭化、集中化,以及產業升級的規模化和科技化,整個冰洗市場在經歷“家電下鄉”政策退出10年后,率先完成行業進入門檻的推高,以及品牌市場競爭格局的裂變。最終,這將成為繼空調市場“三強稱霸”之后家電行業又一個巨頭格局,馬太效應也將繼續在其它品類上演。
從當年紅極一時的松下、夏普、東芝、博世西門子、惠而浦、伊萊克斯、三星、LG,到近年來不斷涌現的小米生態鏈米云、格力晶弘、奧馬、帝度等新軍,近年來一直都想在冰洗市場有所作為,都沒有撼動或改變冰洗市場最終的“強者恒強”格局。相反,在美的、海爾兩巨頭的“你爭我搶”中,完成新一輪的商業迭變,大量的老三、老四、老五被擠壓,企業間的市場份額“剪刀差”不斷擴大。
冰洗市場的變化,其實主要集中在最近兩年。主要源自于一場美的冰洗業務對于海爾發起的激戰,最終激發海爾的全面反擊和反彈,從而帶動海爾、美的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卻因為競爭變大,并將松下、三星、博世西門子、惠而浦,甚至是海信容聲、美菱等同行甩在身后。兩條強龍競爭的結果,就是不但激活冰洗產品的技術迭代和功能升級,更重要的是讓用戶和市場擁有了更加清晰的選擇。
同時最近兩年來,電商渠道的強勢崛起,并且積極參與到冰洗市場的爭奪戰中,帶來的結果則是幫助大企業加速對行業的洗牌。京東、天貓以及蘇寧易購當前的商業意圖很明顯:一方面需要大品牌、大巨頭的資源投放,獲得冰洗市場的零售話語權;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吸引更多二三線冰洗企業的參與競爭,激活市場并刺激大品牌的資源投放。最終的結果,電商渠道大大拉低冰洗市場價格,讓很多產品的價格一夜回到10年前,但是原材料卻年年上漲。
最近幾年,在冰箱市場上,博世西門子、美菱、海信容聲,甚至是松下、三星,都希望可以博得一輪市場出位的機會。最終要么在市場反應速度、跟進能力差;要么是在產品創新和技術迭代上,均未能趕上海爾、美的發展與發展進程。在洗衣機市場上,海爾小天鵝的龍鳳斗,則直接將松下、惠而浦三洋、西門子等品牌的市場地位不斷壓縮,基本上這幾年來沒有遇到其它強勁對手的反擊和出位。
過去十多年來,冰洗市場大中小企業混戰的局面,如今一下子變得明朗起來:大企業擁有原材料議價權,以及大品牌拉力下的高中低端市場豐富布局,從而可以通過價格戰清理對手,搶占份額,贏得主動權。最終再借助渠道的力量,終端的推廣和品牌的號召力,成功將大量對手壓在身下“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