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與上半年均值基本持平,制造業總體走勢平穩。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稱,7月我國制造業雖然供需持續擴張,但制造業生產活動有所放緩。值得注意的是,趙慶河透露,近四成企業反映勞動力成本上漲,企業用工成本壓力依然較大,而這也是業界提醒相關部門下階段制定政策時應著重注意解決的問題。
分企業規模看,7月,大型企業PMI為52.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6%和48.9%,比上月分別回落0.9個和1.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PMI一直保持在51%-52%的運行區間,總體走勢平穩。” 趙慶河分析稱,由于近期全國大范圍持續晴熱高溫,部分地區遭受暴雨洪澇災害,一些企業例行設備檢修,制造業生產活動有所放緩。而當月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3.5%和52.8%,分別比上月回落0.9個和0.3個百分點,但兩者差值明顯縮小,供需關系有所改善。
其次,在趙慶河看來,我國進出口情況的變化也是影響7月制造業PMI走向的主要原因之一。“7月,雖然我國進出口保持增長,但漲幅收窄。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0.9%和51.1%,分別比上月回落1.1個和0.1個百分點,均連續位于擴張區間,其中進口指數為今年次高點。”趙慶河表示。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認為,7月PMI回落屬于正常波動,不能反映目前的中國經濟周期趨勢,經濟向好的態勢仍然沒變,“由于外需和資本開支的回暖,宏觀政策‘穩增長’的壓力逐漸減輕,但同時在宏觀政策目標中去杠桿、防風險的排序就將往前推進,因此,未來宏觀政策從緊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但是在短期節奏上會有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