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居”砸墻查故障,兩個月未整改恢復 協會:可申請第三方機構檢測



為查找電路故障,市民姚先生家中多處墻壁被裝飾公司鑿破。 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潘顯璇 攝
委托裝飾公司進行裝修,不料入住后電路經常跳閘,之后更是演變成部分照明與插座無法供電,住進來的這幾年,長沙市民姚先生沒少為房子的裝修“后遺癥”操心。
考慮到裝修尚在保修期內,今年4月,姚先生與負責裝修的長沙隨意居裝飾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隨意居裝飾公司)溝通后,對方派人上門檢查。
讓姚先生始料未及的是,為了查找電路故障原因,裝飾公司在家里砸墻破壁,聲稱原因不是裝修所致,并要求業主簽訂免責協議才同意整改恢復,以致至今家里都無法正常入住。
房子被裝飾公司鑿9個大洞
姚先生的房子位于望城黃金鎮米地亞小區,花了31萬余元請了隨意居裝飾公司進行裝修,于2013年入住。
入住后,姚先生即發現電路經常出現跳閘,“當時只是周末會住一下,也沒太在意”。后來住的日子多了,到今年4月,家中部分照明和插座都不通電了,電視看不了、熱水器用不了,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忍無可忍的姚先生不得不將情況反映給了裝飾公司。
7月25日,記者來到姚先生家中,只見客廳、臥室的多處墻體都被鑿破,原本隱藏在墻體內的各色線路都裸露在外,與家中精美的裝飾格格不入。
“接到反映后,隨意居裝飾公司派人上門來檢查了幾次,查不出原因,今年端午節前后,他們拿著線路圖比照找電路位置,但圖紙跟實際對不上,他們就把墻敲開了找。”姚先生說,敲了幾處大洞后,他覺得不妥,沒讓裝飾公司繼續敲墻了,畢竟墻體被敲開后影響美觀,他擔心難找到同款的瓷磚與墻漆來進行修補。
記者轉了一圈發現,姚先生家中共有9處墻體被鑿開,分別是次臥3處、緊鄰廚房的儲物間3處、餐廳2處、客廳1處。
砸洞后把責任推給開發商
“如果鑿墻檢測能修好電路倒也罷了,結果卻沒有檢測出癥結所在。”姚先生說。
據了解,當初裝修時隨意居裝飾公司的電路安裝方案是保留了大部分原有土建回路、用電點位,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裝。7月20日,隨意居裝飾公司負責處理此事的一名周姓技術總監給姚先生發了一封維修處理函,函件提到,跳閘線路區段為原土建線路段,并非公司安裝的新增用電點線路,因為無法對原土建墻體內的線路進行鑿檢,具體問題不得而知。
函件也給出了具體的維修處置方案:廚房、客廳、一樓臥室的插座用電位,也就是鑿檢過的幾個區域,進行戶外線路安裝導入;原有土建線路的隱患排查不在公司責任的維修內容之列;在對本函簽字認可后,公司才進行維修恢復;整改標準是室外線路5000元,室內恢復2000元。
“處理函把故障責任完全推給了開發商,要我認可電路問題不是裝飾公司造成的,他們才會進行維修改造。”收到處理函后,姚先生非常氣憤,“進場裝修前,裝飾公司需檢測原房屋的電路,如果沒檢測出問題,在此基礎上接線路,裝修公司理應負責,現在裝飾公司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這個協議我沒辦法簽。”
同時,姚先生自己也請了幾名經驗豐富的電工師傅來查看情況,“他們發現裝飾公司的電路設計很不科學規范,戶內走線回路混亂,插座、照明混接,而且單回路用電點位過多,用電負荷過大,極易超負荷。”
■記者 潘顯璇 實習生 尋穎
裝飾公司回應
承認我們沒責任才會修繕
實際上,此前,在湖南省室內裝飾協會的調解下,姚先生和隨意居裝飾公司進行過調解,但溝通并不大順利。
7月25日,記者聯系上負責處理此事的隨意居裝飾公司的周總監。他介紹,技術人員對由公司改裝的線路進行了勘察,沒有發現問題,他們認為問題的根源不是出在裝修環節,而是原有線路的問題,只要姚先生承認裝修公司沒有責任,公司將盡快對房屋進行整改修繕?,F在雙方的爭議是裝飾公司該不該擔責。
針對房屋原有電路的情況,記者聯系上了小區物業金世紀物業公司,他們表示,從沒有業主和裝修公司反映過小區房屋存在線路問題,小區其他住戶用電都是正常的。
湖南省室內裝飾協會主任饒新榮介紹,目前國家對家庭裝修水電布線等隱蔽工程均有相應規范和規定,裝飾公司應按規執行。饒新榮表示,如果業主不認可裝飾公司的檢測結果,可以向第三方裝修質量檢測專業機構申請檢測,其出具的質檢、評估報告具有法律效力。
律師
責任方需負責維修
湖南睿邦律所劉明律師認為,業主與裝飾公司簽訂了合同,在約定的保修期內,裝飾公司有義務和責任保障業主房屋的電路能正常使用。找出電路故障原因后,如果是裝飾公司的責任,裝飾公司應當負責維修,若是其拒絕維修的話,業主可以通過其他裝飾公司維修,之后再向涉事的裝飾公司進行追償。裝飾公司要想不承擔責任,必須舉證自己無責。
延伸閱讀
家裝 建材投訴眾多
業主維權難
實際上,近年來, 家裝 建材領域的投訴糾紛一直居高不下,而業主維權難更是普遍問題。
省工商局今年“3·15”期間公布的“2016年消費投訴十大熱點”中,位居第八位的就是裝修建材。數據顯示,省工商局2016年受理裝修建材類投訴2440件,主要是產品質量、售后服務與合同問題。
湖南省室內裝飾協會會長姚寶林表示,目前并沒有專門的政府職能部門來主管 家裝 建材領域的投訴,業主遇到此類糾紛,可以通過當地工商部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及行業協會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話業主可以通過訴訟來維權。
“裝修是一件很專業的事,絕大多數業主都是非專業人士,甚至不少業主對裝修一竅不通,裝飾公司即便存在設計不科學、施工不規范等情況,業主一時也難以察覺。”劉明律師說,他接待過不少咨詢 家裝 糾紛的市民,“很多業主要么是舉證難,要么是被裝飾公司鉆了合同的空子,而這個行業沒有專門的政府部門監管,打官司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較高,因此業主的維權之路頗為艱難,大多只能委曲求全地選擇協商。”
互動
如果,你在消費中發現“黑現象”、潛規則,請告訴我們;如果,你在消費過程中遇到質量、服務等問題,或者碰到不良商家,各種推諉不愿承擔責任,消費權益得不到保障 ,不管哪個行業,請告訴我們,我們幫你維權。
我們有經驗豐富的維權記者團、專業的公益律師團,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聯動,盡我們最大的力量,揭露消費“黑幕”,幫助消費者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