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房地產行業的調整不僅影響到開發商的經營策略,同樣對產業鏈上配套服務商的業務發展帶來挑戰。
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7屆年會上,美的集團戰略客戶部副總經理兼中央空調房產項目總監葉文青就指出,對大部分房屋供需比偏高的城市,尤其對庫存積壓嚴重的三四線城市來說,在未來至少3年內,“如何去庫存”恐怕是繞不過去的經濟和民生話題。

葉文青表示,促進樓市庫存去化,可以從提升性價比、打造差異化優勢方面進行考量。而房地產配套項目一直是美的中央空調的重要業務線,在他看來,目前精裝房憑借差異化的優勢和較高的性價比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因此,未來的樓盤都將會把房屋的硬裝、家電配套完善。
而據介紹,美的早已為精裝房趨勢進行布局,可以提供空調、熱水、采暖、新風、照明、廚房整體智能 家居 家電解決方案。
去年9月30日開啟的樓市調控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幾輪政策加碼,目前一線城市樓市已顯現降溫態勢。
由此對于配套商產生的影響,葉文青向記者表示,“ 房地產目前的調整不管對房地產行業還是中央空調行業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首先調整后的市場競爭會加劇,開發商對產品與服務要求更高,對成本控制更加嚴謹。其次,企業要突破困局必須要通過提升技術、質量或服務來增強競爭力,從而帶動行業快速發展。”
而美的中央空調的應對策略則是從技術、效率、成本等方面加強抗風險能力。
具體而言,美的一直積極推動制冷技術、節能技術的創新發展。據葉文青介紹,2016年,美的中央空調的研發投入占年銷售額的4%;而這一數據在整個家電行業的平均水平是3%。“美的中央空調還會繼續加大投入,到2017年,研發投入要達到年銷售額的5%。”他強調道。
“美的目前許多產品在能效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加上智能化的控制系統,可為各種建筑設計環境解決方案,”葉文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美的中央空調事業部一直在做智能化產品,“我們集團下屬成立了智慧 家居 事業部,就是圍繞將美的旗下所有產品融入到智慧 家居 里面去。”
此外,美的在智慧 家居 上已經與萬科、碧桂園等大型房企進行過合作,并將房企開發項目中原有的智能 家居 網絡系統進行融合。
效率方面,美的中央空調擁有順德、重慶、合肥三大生產基地,產能達200億,無疑大規模的產量可以降低單品的生產成本。同時,美的中央空調對所有的生產進行了自動化改造。目前,美的中央空調工廠的人機比已經達到40%。
成本研究方面,其目前采用集中配套模式,實現廠家與開發商直接供貨,減少不同項目重復咨詢、招標、對接多家不同供應商或工程商的繁瑣工作,降低中間成本。
另外,通過美的多年來推行的“集采模式”向開發商供貨,實現中間采購成本的節省。
所謂“集采模式”,是美的中央空調方面通過與地產商簽訂大盤采購協議,地產商隨時可以為全國各地的樓盤向前者下單,其調動全國36家分公司進行供貨與服務。
葉文青告訴記者,“集采模式”有幾個優點:首先,通過規模采購,可以獲得到最優惠的價格政策;其次,讓開發商的采購工作簡單化,節省管理成本;第三,采購流程明確,廠家供貨快捷,節省安裝時間;第四,可以享受全國范圍內的售前、售中、售后一體化服務。
據介紹,美的中央空調在全國擁有36家分公司、3500多家經銷商以及3000多家服務商。
美的中央空調方面研究發現,產品、技術、成本、服務這四大因素直接影響到樓盤的銷售與盈利,這也是房企開發樓盤時所關注的重點。
據葉文青介紹,在產品品類上,美的中央空調能分別針對小戶型住宅、別墅乃至大型商場、酒店等各類戶型和業態提供相應的配套產品,涵蓋中央空調系統到熱水系統各環節,且能進行產品個性化定制。在房企近期積極布局的特色小鎮建設中,美的方面也可進行相應的產品配套。
產業在線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美的中央空調年銷售額達137.11億元,市場占有率18.52%,領先第二名2.5個百分點,已連續4年穩居行業第一。
葉文青則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銷售達到96億元,同比增長29%,全年目標是增長30%以上。
對于銷售渠道,葉文青表示,公司方面線上線下布局較完善,線上線下同步進行,整體營銷方式效果很好。目前“縣級鎮上都有專賣店,中央空調目前在全國有4000多家專賣店,促進今年整體非常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