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LED照明產業技術的進步也在突飛猛進,而在談LED照明的普及時,光效已不再掣肘,性價比被提升到極致,滲透率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隨著消費層次的提高,光品質的提升成為市場最大的話題。
眾所周知,現在人們對于LED光源的需求不再只是追求簡單的“光”,而是通過對“光”的選擇來營造出一種理想的氛圍和環境,如在不同的照明應用場景下,照明設計師通過對“光”的顯指、色溫、色點等特征的選擇來做出相應的設計,最終使得LED光源照明產品營造出溫馨,舒適幸福的光環境。
開發晶總經理劉修仁在接受每日LED采訪時表示,“持續創新打造優質LED光源是開發晶的目標,而優質的光源必定從源頭做起,開發晶具有高光效的外延片,加上外延片結合芯片及封裝技術,切實落實LED的垂直整合。”
“芯片+封裝”LED垂直整合
據悉,開發晶定位于“LED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12年開始投入封裝領域,現已建成數十條國內領先的LED外延芯片產線及LED封裝產線。在中國電子及晶元光電的支持下,MOCVD規模超過100臺,每月可供應2寸外延片達50萬片,是中國領先的外延片廠商。通過全資收購美國普瑞(Bridgelux),利用其領先的LED芯片、封裝技術,快速地進行LED封裝的研發與制造,且借助美國Bridgelux及中國電子的“SINOTRON”品牌,建立了多層次的銷售渠道。
開發晶通過“芯片+封裝”的形式來區別于國內其它的芯片廠家,其業務范圍涵蓋LED外延片、芯片、封裝模組、照明應用等所有產業鏈環節(材料+芯片+外延片+封裝+技術+專利),具有快速響應,整體供應鏈成本低的優勢。
Bridgelux推出具有全球專利保護優勢產品
據悉,在2016年,開發晶在完成對美國Bridgelux的收購以后,不僅快速地提升了Bridgelux的COB產品光效,推出第七代COB產品,同時在業界首家推出全球品牌——全球專利保護的SMD2835全系列,包括0.2W 3V、0.5W 3V以及1W 9V的極高性價比的產品。
不僅如此,在今年年初新推出的SMD5050市場領導光效產品,應用于戶外路燈、投光燈、工業用高天棚燈。Bridgelux SMD5050 Gen2 產品,解決了光效和壽命要求極具挑戰的DLC4.2要求。現在,Bridgelux又推出了以滿足DLC4.2,室內燈具應用SMD2835 0.2W 3V Gen2產品,此產品 4000K CRI80 光效到達185lm/W以上,一經上市就受到客戶的熱捧。為客戶出口美國,滿足DLC4.2提供助力。
以COB為主的商業店鋪照明市場,通過與美國照明研究中心合作,以行為科學方法定義的Class A,是以人為本、高色域指數(GAI)、高顯色指數(CRI)、高品質光色的LED光源,真正為店鋪照明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還有,一些特殊色點產品為不同應用場景營造和渲染出不一樣的氛圍和環境,Showcase 3000K以LED光源技術,營造傳統陶瓷金鹵的照明光氛圍,Street&Landmark讓你找回高壓鈉燈路燈的回憶,夜晚回家不再是冷颼颼的感覺(基本所有LED路燈都使用高色溫的LED,給人一種高冷的視覺),同時此產品也非常適合建筑外立面的投光燈照明,營造出一種非常宏偉的視覺效果。尤其是一些中國古建筑。Bridgelux還有一系列針對不同場景的特殊色點產品,如適合紅肉或者龍蝦照明的Culinary (Meat & Deli)、演播室已經非常適合陶瓷產品照明的Specialty等。
封裝市場繼續大者恒大
時下,LED產業正在迅速向中國轉移,白光LED芯片產業中心向國內轉移,中國LED芯片廠商的市占率已超過七成份額;全球封裝產能在加速向中國轉移,大陸封裝產能仍將繼續保持增長。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從2015年644億元增長到737億元,同比增長14%。從中游來看,國內封裝企業已經占據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近兩年,國際LED大廠部分業務在陸續退出中國照明市場,這也給國內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樣也是開發晶的發展機會。”劉修仁表示,封裝行業整體的發展趨勢是能效提高、顯色性提升、調光與智慧照明、細分市場四大方向。
劉修仁坦言,“如果企業想要大者恒大,除了對產品品質的追求外,產能也是非常重要部分。所以,企業對產業供應鏈的整合是必然的過程。”
據悉,開發晶目前在SMD2835/3030以及5050的產能已經到達1000KK每個月的水平,COB產品每月的產能也達到了3KK。
光的品質成下一段照明市場的痛點
目前,LED照明無論在戶外照明,還是商業照明領域,都以驚人的速度滲透。隨著COB和中功率LED的誕生和興起,LED照明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隨之而來的,也讓LED照明陷入了一片混戰。
“任何商品都只會基于消費者喜好發生了變化、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以及生產企業前瞻性的洞悉變化而進行調整的這樣一個過程,毫無疑問,從光效到光品質的變化,是LED行業的一次升級,對行業的影響顯然是積極和正面的。”對此劉修仁提到。
近年大家都越來越注重光品質的提升,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訊發達,照明的理解和應用加速了與國際的接軌,先進的照明要求得到傳承。
二、國內照明設計師的團隊日益壯大,設計師對光的要求改變了燈具企業對光的要求及功能轉變。
三、同質化嚴重,過渡的惡性競爭,使得部分有擔當的企業勇于肩負起對照明質量、對光品質量的產品責任和社會責任。
四、多年以來,國內也積累了大量共性的功能空間照明標準,不但照明設計師重視了,室內設計師、建筑設計師、規劃設計師以及業主、消費者都在重視照明的合理性與標準要求。
五、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照明空間功能的進一步個性化和細分,設計師的建議,燈具企業的推動,業主有了更客觀的視覺、心理、生理等光品質的要求。
劉修仁強調,“在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是僅僅生產照明產品,也不是僅僅盯著產品的個別參數,而是能基于從生產到需求整個實現的價值鏈,去思考怎樣提升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