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自媒體的時代,要改革一下文風。今天這一篇的上半段,就當成脫口秀聽吧。咳咳。
首款共享電視,一片質疑之聲
在“除了車(fang)和老婆不能共享,萬物皆可共享”的共享經濟時代,痛失賈躍亭總經理的樂視,再次成為“共享”的旗手。不過,不是共享經濟,而是在電視史上,對“共享”進行了一次最無恥的碰瓷。
從成本定價、補貼硬件、生態營銷,樂視一再發明創造各式各樣眼花繚亂的概念,是概念營(hu)銷(you)的高手。2015年10月某日,當酷開總經理王志國說了一句有關“生態”的真話,竟遭到時任樂視致新總裁梁軍的最猛料反嗆,直接給王志國貼上“電視史上最無恥的一次碰瓷”的標簽,讓他屁滾尿流。
如今,在梁軍總經理的帶領下,成功走進了“共享”時代。棒棒噠......這一次,屁滾尿流的,就不止至今心理陰影面積太大、尚未完全恢復的酷開王志國。
共享,必須是商業模式的一次偉大革命。但卻不是租賃、積分兌換這些老套模式的翻版。共享,是植根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實現人與設備的連接。正是人與設備隨時隨地的連接,形成了一個交互的平臺,造就了滴滴、Uber、摩拜、OFO的輝煌。然后,模仿者眾。
話說,5月的這一天,在賈躍亭總經理于梁軍總經理交接之際的樂視,一如俱往,以盛大的發布會推動經濟的發展。不過,這次不光是如約前來的PPT,還有——全球首款共享電視。大致的玩法是,看電視,掙積分,兌換會員卡的續杯。向親朋好友拉單賣電視,同樣也能掙積分,換續杯。注意,不是提現,是續杯。
粗大黑丑的彩電行業,從此在梁軍總經理的帶領下,進入了共享時代。......但是,等等,這不就是積分兌換、微(chuan)商(xiao)嘛?
從共享電視出現的第一天,業內質疑的聲音,就木有斷過。在共享充電寶的大戰中,聚美優品CEO陳歐宣布收購街電科技,馬上爆出街電管理層動蕩,軟硬件團隊全體離職(待考)的消息,王思聰大少爺的毒舌是: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
模仿一句王思聰大少爺的話吧:樂視的“共享”要是能成,我也吃翔。
共享洗衣機,看上去算是靠譜
樂視的共享電視不能成,范圍擴大一下,共享家電,能不能成?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甚至共享雨傘各領風騷之際,家電業也躁動著共享的狂潮。樂視梁軍,當然在惡搞共享,但真正的共享家電,不是沒有人做,而是遍地開花。連一向矜持的家電大佬,海爾和蘇寧,這一次都趕了個大早,陽謀共享,豪賭未來。
統計一下,目前正在“共享”的有:共享洗衣機、共享電視、共享冰箱、共享凈水器......零售巨頭蘇寧則打算推出共享空調,把空調通過通過金融方式、線上平臺共享給用戶,用戶甚至可以將空調委托給蘇寧運營......想法真可謂大膽。
在這年3月的上海家博會(AWE)上,海爾獨占一個場館,構建了智慧 家居 的樂園,海爾的投幣式洗衣機則縮在一個角落里,幾乎讓人忘掉了它的存在。3個月后,海爾共享洗衣機平臺對外宣布,已進入全國606所高校,吸引541萬學生用戶注冊,全國覆蓋城市216座,日均訂單數10.2萬單,好評率達95%。除高校外,海爾共享洗衣機還進入100多家快捷酒店和公寓。通過手機APP操控洗衣機,實現共享,慢慢走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海爾,要布局一個物聯網生態。不過,“生態”嘛,自從賈躍亭總經理一再濫用之后,為什么聽著這么刺耳?
你可以不懂物聯網是什么,但物聯網正在改變你的生活。海爾的低調、實干,讓人印象深刻。
共享不共享,家電還得靠產品
共享洗衣機,除了“海爾洗衣”,還有美的旗下的智能洗衣房“美美洗”、創維的“輕客共享洗衣”,在學校、工廠、公寓悄然擴張。一眾初創公司也紛紛卷入,或以驚天動地的走鋼絲表演,或以巨額的融資,吸引著路人甲、乙的注意力。
5月這天,鬧市驚現洗衣機,在上海徐匯區龍華中路地鐵站附近的正大樂城,大氣、時尚地出現了一批共享洗衣車。6月底,美橙科技的洗衣租賃共享平臺“悠洗”完成3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資本巨額新華都和個人投資者。
看來,洗衣機行業,正成為家電業“觸共”的最前沿。共享洗衣機,會不會成為滴滴、共享單車之后又一大流量入口?面對新生事物,不宜一棍子打死,共享洗衣機是否為真正的流量風口,尚待市場的考驗。
共享家電只是一陣風,刮完了就沒有了?看來不是這樣,以洗衣機、烘干機為代表的共享家電,早幾年就在國外興起,逐漸流行。而另一方面,家電,首先姓“家”,共享家電即便流行,也會是在一個局布的細分市場,對整體家電的大盤,不會構成威脅。而指望蹭一下熱點,不管是啥都貼上“共享”的標簽,進行無底線的概念炒作,才會是一陣風,必然刮走之后,什么也不會剩下。
對于互聯網電視行業,在樂視“生態”的猛藥失靈之后,無節操的概念炒作,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腳。更多的人選擇,回歸商業本質,扎實做好產品,用“產品”,而不是靠“概念”,最終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來源:電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