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美麗的名片就是企業打開消費者市場最好的通行證。以家電企業為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家電也已經在商業的海洋里摸爬滾打數十年,在品牌建設方面也頗有成效。
【家電網 HEA.CN 2017年6月5日原創】自從商品經濟誕生之日,作為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將商品信息囊括在內的“品牌”便悄然興起。早期人們對于品牌的意識可以從北宋時期“劉家功夫針鋪”的“白兔兒”之類的廣告得到印證。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在售商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出于競爭或商品細分的原因,商家們對于品牌的意識也在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因品牌意識的高漲而掀起的一場品牌建設的持久戰。
從廣義上講,品牌建設主要是通過品牌定位、品牌規劃、品牌形象、品牌擴張等一系列措施將產品的特點和企業文化疊加到一起打造一張深受消費者信賴的企業名片,再通過消費者所能接觸到的媒介如電視廣告等方式進行傳播,激起消費者的共鳴從而引發消費行為。
一張美麗的名片就是企業打開消費者市場最好的通行證。以家電企業為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家電也已經在商業的海洋里摸爬滾打數十年,在品牌建設方面也頗有成效。以“創造世界品牌”為目標的海爾通過實施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模式讓中國家電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從而讓中國品牌更好地立足于世界市場。
同樣在品牌建設方面值得稱道的還有以民族品牌定位的格力電器,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董明珠曾經說過,追求技術和質量上的創新是實現格力品牌升級的重要舉措。其實,創新即意味著與時俱進。及時地將消費者的訴求引入到產品設計當中, 為消費者的生活提供便利是每一個家電企業都應該承擔的責任。
作為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家電產品,當網絡逐漸融入人類日常生活之后,家電的更新換代也迫在眉睫。從2014年初開始,著名家電品牌TCL就已經開始布局了貼合時代發展的“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轉型戰略,大膽創新,布局互聯網是TCL打造自身品牌特色的重要一步,通過互聯網這種用戶黏度較高的新興技術獎品牌的經營方向從產品經營轉入到了用戶經營。當用戶有了“定制權”之后,產品會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同時也有利于真正幫助品牌實現互聯網內涵。
近年來,我國經濟逐漸走上了穩定增長的軌道,中等收入人群的隊伍在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消費結構的升級。人們對于所購商品的品牌以及品質的注意力也在不斷提升。對于家電產品而言,目前能夠取得消費者信任的家電品牌除卻海爾、格力等知名品牌,剩下的寥寥無幾。因此,我國家電產品的供給結構繼續完善。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消費市場的供給結構,促進市場品牌的多元化發展,提升品牌競爭力,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指導下,我國自2017起,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希望中國品牌能夠通過自主宣傳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和認知度。在第一個“品牌日”,美的、蘇泊爾、榮事達等入圍“CCTV中國家電品牌榜”家用電器類品牌。
專家分析,品牌日的設立在信息和經濟都比較發達的今天是有著戰略性意義的,對內而言,可以促進個家電品牌改善產品質量。對外而言,可以提高中國品牌的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場。此外,要想進一步推動家電品牌建設,改進家電制造技術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