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雖然吃飯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比吃飯還重要——“如何選擇一口做飯的鍋”,因為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身體的安全和健康。不過,最近小編做了一項調查,市場上同樣類別的鍋價格卻差的離譜,便宜的幾十元,貴的卻要大幾百。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為了徹底弄清楚這個問題,小編特地在市場和專賣店挑選了兩種外形相同,但價格不同的鍋。一種是來自小商品市場的普通不銹鋼鍋65元,另外一種是來自歐美達專賣店的特制不銹鋼鍋698元。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一組超級暴力的破壞實驗了,這組實驗包括4個步驟,分別是:一百殺威棒、一劍穿身、水深火熱、粉身碎骨——深吸一口氣,精彩接著往下看。

第一個步驟:測試者身穿防護衣,頭戴鋼盔,手持一根粗壯鐵質球棒,分別對著兩口鍋進行各100次的擊打,不論部位,不論方向,隨意大力擊打。這個環節大約持續了15分鐘,200下擊打完畢,測試者已經滿頭大汗,幾近虛脫了,不過他不是重點,我們來看看主角們。普通鍋此時已經面目全非,四分五裂,甚至看不出本來的模樣;而歐美達鍋竟然絲毫不損的樣子,除了輕微的變形,其它指數均表現不錯。補充一下,歐美達產品的優勢體現在三層復合鋼結構,內嵌式,蒸汽泄露少。而普通不銹鋼鍋底部是中空的,質量也差,材料也少更輕,歐美達的鍋適合中式烹飪的習慣,符合中國家庭的使用習慣,例如可以有效防止炒鍋偏淺炒起來食品容易飛出鍋外的弊病。

第二個步驟:電鉆鉆鍋。這個程序很簡單,測試者用電鉆鉆鍋底,分別記錄鍋底被鉆穿的時間。結果顯示,普通鍋被鉆穿用時32秒,歐美達鍋耗時好幾分鐘,不敢相信如此巨大的差異。第三個步驟:兩口鍋分別在兩個猛火燃氣灶上干燒,10分鐘后取下鍋子,迅速扔進冷水池中。一陣熱騰騰伴著滋滋大響的白氣過后,普通鍋已經變成龜裂,歐美達鍋還是本來樣子。最后一個步驟:將兩口鍋分別用刮刀刮下細小的金屬粉,并加入稀硫酸進行元素純度實驗。結果顯示,歐美達鍋鐵元素的純度比普通的鍋高,普通的鍋還有錳、鉛等雜質并存。眾所周知,錳、鉛等金屬攝入身體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過量攝入還會致命。

從上面的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分錢一分貨的商業理論絕對靠譜。雖然勤儉節約是咱中國人的美德,但從健康的角度看,一口結實、防爆、安全、環保的鍋是值得擁有的,畢竟相對于花錢看病住院的開銷,這也只是九牛一毛了。順便說一句,同樣一口鍋用不同厚度及資材,不僅原材料的成本不同,加工的成本也不一樣,歐美達收到歡迎的主要因素就是產品質量能與進口品牌看齊,但價格卻便宜很多。不過,選擇權在各位朋友手中,金錢與健康,隨你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