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霧霾在中國就就像打不死的小強,生命力頑強,冬風吹又生。雖然這幾年來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關于環保的文件頻頻下發,措施一波接一波,整治關停的企業也不少,但是霧霾依舊“囂張”。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時間問題。整治霧霾非一朝一夕之事,得從長計議,打長久戰。
2016年11月下旬,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意見反饋剛剛結束,第二批督察組出發。接著到今年3月,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的大幕才徐徐落下,為期一整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大幕又急急開啟。
4月5日,環保部宣布,將從全國抽調5600人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此次強化督查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從4月5日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工作,到4月6日舉行首期培訓班,再到7日當晚第一批督查組全部到位,最后到4月11日,環保部在京召開視頻會議,對督查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僅僅一周時間,各項工作已準備就序,正磨刀霍霍向污染企業。
注意重點一:查哪里?
環保督查一向很受涂料企業關注。2016年因為環保督查,很多中小型涂料企業遭遇關停或倒閉。2017年,環保督查升級,涂料企業感覺“壓力山大”呀!不過,先不要驚慌,這輪為期一年的環保督查,面對的對象是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何謂:“2+26”城市?“2+26”個城市指的是: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市,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開封市。按照安排,每個督查組8人,對“2+26”城市開展駐點督查,兩周輪換一次,每個城市全年共安排25輪次。
注意重點二:查什么?
據悉,此次督查行動主要對七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從述可以看出,這項行動,不僅督企還督政。相較于之前的督查行動,這次行動具有組織性強、監管力度大、時間跨度長、督查規模大的特點。
注意重點三:怎么查?
首先,由環保部每日提供2+26”城市工作進展情況、“小散亂污”企業排查名單、空氣質量監測分析及預測信息、“高架源”自動監測信息和污染物排放量變化信息、“熱點網格”監管信息、環境執法監管平臺信息、“12369”舉報投訴受理信息等。然后,督查小組根據環保部提供的信息被督查城市提供的名單,采取隨機抽查與‘熱點網格’相結合的方式嚴查工業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以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注意重點四:查哪些企業?
從之前的環保督查行動中可以看出有這些類型企業會被重點督查,分別是煤炭、鋼鐵、印染、電鍍、家具制造、涂裝、化工、石化、冶煉、塑料、有色金屬、涂料、建材、造紙等相關制造企業,這些企業的共同點都是高能耗、高排放,一向是國家重點監管企業。企業要重點注意的問題如下:粉塵污染、污染物無組織排放、治污設施不運行或無治理設施、違法排污、冒黑煙、無營業執照或排污證件、手續不全、監測數據造假、違規復產、拒絕檢查等。
注意重點五: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
據了解,于2017年2月15日啟動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出動了18個督查組對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等18個重點城市開展專項督查,走訪、檢查單位和企業8500余家,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企業3119家,督查效果明顯。在這些幾乎覆蓋全國督查行動的不斷影響下,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份出臺了有關環境保護職責分工的文件,24個省份出臺了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24個省份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其余省份也在制定和征求意見之中。此次環保督查的加碼,將督促更多的企業走上規范化、清潔化的發展道路,早日還大家一個藍天。
對于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的企業來說,環保督查取締眾多“散亂污”企業,能夠淘汰大量落后產能,加快去產能的進程。不過,對于涂料企業來說,除了淘汰落后產能、整頓行業秩序這兩個積極影響之外,環保督查還可能間接影響涂料產品的價格。一些中小型涂料原料企業和涂料成品企業的限峰和錯峰生產,甚至是關停,對涂料產品的價格都可能產生影響。2016年攀枝花鈦白粉關停事件給當時本就價格飛漲的鈦白粉一重擊,導致鈦白粉價格持續上漲,增加涂料成品企業生產成本。
凡事都有兩面性,環保升級不僅給眾多涂料企業帶來挑戰,還帶來了發展機遇。水性涂料、無溶劑型涂料、粉末涂料以及高固體分涂料等環境友好型涂料發展正當時。涂料企業在應對這場環保風波時,不僅需要做到嚴于律己,還要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從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