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彩電企業鏖戰人工智能電視,不過是新概念?
當你夜間躺在床上,隨口說出節目名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電視節目;困了想要睡覺,說聲關燈,自己就能安然入夢;早上醒來,一句語音指令——打開窗簾,一縷陽光直射屋內;走進客廳,通過電視大屏,看看門外牛奶是否已經送達。這些不再是科幻鏡頭,而是長虹Q5N人工智能電視能夠真正實現的場景。
日前,長虹在北京發布了CHiQ人工智能電視新品Q5N和Q5A(OLED電視)系列,同時帶來了以電視機為中心的人工智能平臺AI Center。
據介紹,搭載了AI Center的CHiQ人工智能電視不僅能夠秒速讀懂主人的語義,而且能夠迅速指令家中各類智能家電設備完成主人的命令,并把這一系列過程統一顯示、管理,呈現在電視屏幕上。
長虹多媒體公司副總經理蘇子歡說,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將語音作為電視交互的主要介質,解決了大部分智能電視操作復雜的痛點。使用語音進行節目搜索、找音樂、查信息等,能夠一步到位,而且比通過傳統遙控器在菜單之間頻繁切換要快得多。
隨著人工智能概念的迅速崛起, 很多廠商都想借機趕上這波潮頭,而覬覦這一新市場的彩電企業自然也不只是長虹。
就在長虹發布人工智能電視新品后不到一天,TCL正式宣布推出互聯網子品牌“雷鳥”,并與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進行深度戰略合作。而“雷鳥”電視的一大看點就是人工智能的應用。TCL集團副總裁王成在發布會上展示了“雷鳥”電視的語音識別和圖形識別等功能,并將其特點總結為“簡化交互”、“扁平內容”、“自由個性”。
TCL多媒體產品中心總經理張少勇表示:“在人工智能領域,前幾年只能實現一些簡單的功能,但像搜索這類復雜一點功能還很難實現,之后導入了語音識別技術,使搜索變得簡單。今天,我們通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圖文識別,讓用戶在使用電視時更加便捷。下一階段,我們要讓電視變得聰明,這是接下來TCL人工智能電視的重點方向。”
探索“新國貨”之路的小米也將人工智能電視作為今年的主推產品。3月21日,小米發布了號稱“最聽話”的人工智能電視產品4A系列。
據介紹,小米4A系列電視在語音識別準確率上已達到一定水準:如果用戶明確知道自己想看的電影,直接說出片名即可點播;即使不知道想看什么,只要說出明星、導演、主題、獎項等關鍵詞,電視都能推薦想看的內容。
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表示: “只有‘聽話’的電視才是好電視。要讓電視‘聽話’,語音智能技術起到了關鍵作用。小米電視研究人工智能和語音交互已有3年時間,除了4A系列之外,我們很快還將在這一領域推出更好的產品。”
根據IDC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系統將為家電企業帶來超過470億美元的收入,成為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而從長虹、TCL、小米近來的舉動來看,被“AlphaGo”震驚了的中國彩電廠商正在人工智能電視領域積極布局。
不過,業界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作為最悠久的硬件入口,電視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始終在踉蹌前行,還遠未達到人們的預期。
在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看來,現在所謂的人工智能電視其實名不副實。最近幾年,電視機價格一直上不去,為了能讓自己的產品能賣上價,彩電廠商被迫不斷制造各種新概念,人工智能電視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位產業分析師梁振鵬也認為,人工智能的技術門檻非常高,在感知、認知、生態能力等方面均有著嚴苛的要求,目前的彩電廠商還遠不能達到這一目標。不過,在彩電企業的推動下,人工智能電視已實現從技術到產品的落地,對產業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