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以“成本驅動到用戶驅動”為主題的大數據智能應用推動制造業變革與升級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由國家信息中心主辦,邀請海爾、微軟和北大等知名企業和學界優秀代表,共同探討大數據對制造業的推動。
據介紹,海爾智能空調的500億大數據除了造空調,還能供電、供熱用。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評價,海爾空調最早布局智能化,智能化轉型成果顯著,在行業融合以及合作應用上比其他制造企業領先了一步。
用戶驅動解決行業發展困境
中國家電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面臨著眾多的壓力,既有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又有成本、資源環境等運營壓力,更有需求多元化、產品結構高端化、消費主題年輕化等消費層次面臨的壓力和變化。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用大數據、智能化做支撐,數字化經濟發展實際上是實體經濟更上一層新的機會。
蔡瑩表示,在眾多嘗試智能化轉型的制造業企業中,海爾成果顯著。海爾智能互聯工廠大規模定制模式實現了真正的“用戶造”、“客戶造”,也為我國家電業智能制造模式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昭示了從成本驅動到用戶驅動下智能應用的新前景。
傳統家電行業是成本驅動的,企業根據成本、預算等進行生產和銷售,致使企業很難與用戶需求進行精準對接。而海爾利用智能空調大數據將研發、制造、銷售、服務各環節直接連接用戶,并與用戶進行深度交互,根據用戶需求調整生產,實現用戶驅動。也正是因為智能空調大數據,海爾空調帶領行業進入用戶驅動時代。
大數據激活中國制造業
家電行業在整個制造業中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它既是裝備制造業的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它既能生產智能產品滿足終端消費者,又是消費者智能生活轉變的引領者。家電是在智能轉型當中和消費者距離最近的行業,而空調在智能產品應用方面做的最好。
此次研討會上,海爾空調展示了擁有行業內類型最多、數據量最大、覆蓋最廣和應用最多的智能空調大數據。對于海爾智能空調大數據的發展狀況,蔡瑩評價,海爾空調的大數據目前已經能做到了行業領先,更值得注意的是,海爾智能空調能領先中國制造業并不是因為大數據的數量、類型、應用等等,而是憑借數據使智能制造定制化生產更加廣泛,進行智能、創新與融合。任何時候,數據都是死的,但用戶需求和產業應用創生的數據卻是活的。海爾空調對中國制造業的領先,本質上是活數據的領先,是用戶和行業的領先。
海爾智能空調大數據已經“走出去”
中國家電行業也需要貫徹“走出去”的方針,這個“走出去”不僅需要將產品放到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更需要企業的各個環節通過大數據與外界產生聯系,最終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享。
海爾智能空調大數據將用戶需求創生的活數據向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開放,使用戶與空調生產的全流程連接,同時以數據為其他行業、領域提供更多的關聯,為其研發、生產提供指導,做到資源共享、平臺共享,最終圍繞用戶形成開放循環的生態系統。
家電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實際上是改革供給和需求的對應關系,根據市場需求適當調整產能。可以說,海爾智能空調大數據先于行業實現“走出去”,正在圍繞用戶形成生態,實現空調企業與用戶需求和客戶需求的對接,這也為行業指明了供給側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