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我們有幸請到前《家飾》雜志主編周嬋鈞女士,對話創視界的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成勇君先生。談及傳統裝飾行業的弊病、以及為何離開國內頂級 家裝 公司主任設計師職位,毅然成立創視界——這兩位資深從業者,與所有對 家裝 設計有需求卻充滿疑慮的人,有著同樣的共鳴。
被銷售綁架,設計師如何淪為推銷員?
在成勇君眼里,設計師是為客戶量體裁衣的裁縫,為客戶提供定制設計和配套的設計服務,這與傳統裝飾公司的理念很不一樣。設計+產品+施工——這是傳統裝飾公司的主要業務。通常以較低的設計費吸引客戶,設計師要通過設計賣產品,再把施工推銷出去。可是成勇君想通過自己的專業功底,做純粹的設計。
“比如地中海風格,用的門應該是比較粗獷、更有鄉村的味道的。但是剛好公司沒有這款產品,設計師為了達成他的銷售指標,可能就改變了設計初衷,從公司產品庫中選擇了其他的產品。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設計細節被改變,設計的初衷也跟著改變了。”
成勇君從業已有18年,“設計工作者“——這個他在交談中反復提到的詞語,平靜謙遜的背后是時間磨礪出的力量。
慎行,不談情懷,只想走心
2014年對成勇君來說是轉折的一年,他自此邁向創業之路。他發現尊重設計的業主越來越多,大家對審美的追求也越來越個性化,裝飾公司套餐式的服務已不能滿足需求。
深思熟慮之后,成勇君單干了,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創業之初的忐忑很快被源源不斷的回頭客訂單所沖淡。他謙虛地說自己是個幸運兒。其實所謂幸運,源于堅守初衷,全心做好設計和服務。
交談時,新泡的茶水未泡出茶味,他中斷采訪,堅持重新泡過,那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的自然流露。他的業主們是幸運的,專業的能力和多年的經驗,一定要匹配上近乎苛刻的敬業態度,才能綻放完美的作品。
創視界,給愛家的人創世界
創視界,是他個人工作室順利運行兩年之后的必然產物。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擴大化運營,才能把業務做得更深入,環節更完整,客戶的體驗也會越好。
創視界與傳統裝飾公司完全不同,主營設計和設計服務,從施工圖,到產品搭配設計、配飾設計,以及工地監督服務全程跟進。而對于業主非常關心的施工環節,成勇君說:“很多業主本身認識可靠的施工隊,如果不認識,我們會推薦施工隊伍,相比裝飾公司會產生20%的管理費用,我們是直接把這部分讓利給業主。總之無論如何,選擇權在客戶自己手上。”
純粹設計,一定很貴嗎?
在裝修之前,你需要知道:室內設計涵蓋功能設計、色彩設計、強弱電設計、燈光設計、智能 家居 設計等等設計大系統,一定要剛開始和設計師溝通規劃清楚,才能避免在后期施工的浪費。
創視界的設計不同于按模子刻出來的互聯網快消品,所以對于客戶定位也非常清晰:只有那些尊重設計,愿意為設計付費,愿意投入時間一起和房子成長的業主,才是我們期待的。
與其選擇為傳統裝飾公司的一些不必要增項和捆綁銷售買單,不如把錢花在好的設計上面。所以從裝修總成本來看,純粹設計真的不貴。
堅守初心,方得始終
很多優秀的青年設計師,大學畢業后滿懷對設計行業的憧憬,進入傳統裝飾公司。但那個平臺對設計師的定位更多是產品銷售,這對他們是個煎熬,往往要歷練很多年才能走出來,這也是成勇君這一代七零后設計師走過的路。他希望通過像創視界這樣的設計公司,給年輕設計師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從繪圖員到助理設計師再到設計師,最后達到自己理想的設計工作者的狀態。
設計和設計服務,是 家裝 行業乃至整個設計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多設計師做了10年,都拿不出一套像樣的實景照片,那就是因為他設計的效果圖再好,最后沒有被百分百完整實現,這里面有太多的原因。”
設計是一個終身的職業,需要匠心伺候。成勇君最大的愿望就是通過創視界,讓人們懂得設計的重要性,成就一個個美好的居住空間,讓它們獨一無二,凸顯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