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裝成品房的普及下,加速 家裝 行業的洗牌,大型 家裝 企業可能直接吞掉小公司原有新房裝修業務,這勢必讓不少 家裝 公司面臨倒閉危機。若小型 家裝 公司要在困境中突圍就必須轉型,向二次裝修與定制家具軟裝、智能 家居 服務發展。

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等發展方向政策的出臺,各省政府也有意識在引導并促使行業更健康更規范的發展。住宅成品化,已然成為趨勢。這不但對房地產開發帶來影響,對傳統的 家裝 行業,建材行業、 家居 流通行業等處于房產下游的 家居 行業影響將更為深遠。
“ 家裝 行業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上游市場直接吞掉了 家裝 公司原有新房裝修業務。”
某業內資深人士甚至直言不諱,市場如此大變,加速了 家裝 行業的洗牌,中小 家裝 企業將逐步被市場被行業淘汰,“80%以上的 家裝 公司會關門”。如此,會讓 家裝 行業有望迎來拳頭企業出現。“未來,全國可能會形成二十家左右的龍頭 家裝 企業獨占鰲頭”。像業之峰、南國鼎峰、生活家等這類全國性的大品牌來說是機會。

毫無疑問,今后業主拿到的成品房即使對房屋有更精裝或個性化的要求,也基本不會大動甚至不動基礎裝修,“且未來成品住宅的裝修質量和水平一定會更高,開發商甚至還會在前期提供菜單式裝修滿足個性化需求”,也就是拿到手的成品住宅裝修滿意度是較高的。
所以成品房購房者對購買材料的需求和意向是不強烈的,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需求。“所以,材料零售業務下滑,市場萎縮是必然”。材料賣場里面,大多數都是經銷商,甚至一些賣場里面還有二級、三級代理商,一旦零售市場業務急劇萎縮,經銷商將入不敷出,將會有一大批關店拆場。材料商有沒有能力為開發商服務,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于資金實力是否雄厚,承擔三五年甚至更長的資金積壓恐怕是常態。所以,對大多數中小材料商家來說,很難有生存的空間。
成品住宅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居住內環境的品質。 家居 將變成一個時尚行業,老百姓將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對 家居 產品追求會更高。
今后,廠商一體化服務是成本住宅時代下的必然模式,且對建材的專業度要求更高。產業鏈的重新設計后,建材商的服務流程將會改變,同時對建材商的要求更高。但產品卻不會集中,反而變得更多元化、個性化,例如地板將像服裝一樣,更時尚更定制化,這也將加速 家居 行業時尚化進程。

“當然,每個行業都將經歷大浪淘沙。”多地出臺的政策,例如2017年至2020年底成品住宅面積比例逐步達到80%。2022年,新開工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成品住宅面積比例達到100%。對下游行業還有一個緩沖時間, 家裝 公司還有機會向三個方面轉型。
其一方向, 家裝 公司可專注二次裝修和局部改造。5-10年后這些新房又會回到 家裝 市場中來,二次裝修將成為一個巨大的蛋糕,迎來二手房裝修黃金期。 家裝 公司可將業務投向二手房裝修市場,或專注“局部改造”研究。從歐美、日本等國家發展來看,未來將更注重居家環境,將有一輪又一輪的居住提檔升級,對居住品質要求將上一個新臺階。這都是 家裝 公司轉型的機會。
第二個方向, 家裝 公司可轉型做定制化軟裝、家具服務。成都市對成品住宅的定義是指在房屋竣工驗收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鋪裝或涂飾完成,套內管線及開關插座、廚房和衛生間設備全部安裝到位,基本達到入住條件的住宅。
達到入住條件后,成品房還需要后期的軟裝陳設,尤其對未來主力消費群體90后00后對住宅個性化的需求。 家裝 公司可以轉型為成品房提供精細化、定制化的軟裝、家具陳設服務,而眼下 家裝 公司是完成可以做的到的。
第三個方向,承接成品住宅裝修業務。對實力 家裝 公司而言,這也是一次機遇。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承接成品住宅的裝修業務也是大有可能的,或將有機會直接被開發商收編作為旗下 家裝 公司、 家裝 部門。實力 家裝 公司和工裝企業聯手與開發商合作,服務成品住宅也是大有可能的。

?
經過多方關注和研發整合,戀裝 家居 在2017年底隆重正式推出智煥新項目,以社區體驗店的模式,輻射店面周邊半徑2公里5000戶家庭,用一個100平米左右的社區門店來承載:智能 家居 、傳統裝修設計、整裝、房屋翻新、輔材類、化工類、主材類、家私軟裝類、管家服務等 9大泛 家居 項目,實現單店多方面盈利。

開智煥新社區店的固定開支很小,因為智煥新屬于建材輕資產經營模式,結合戀裝自身的主材產品優勢和高效的倉儲物流管理系統,充分利用原有的輔材生產能力和龐大的落地網點,實現千城萬店、小店引流、大店體驗的全國性戰略布局。項目經理、 家裝 監理、設計師、包工頭投資十萬,2018年即可輕松無憂轉型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