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時代,對于勇于創新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近日,在G20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展覽中心舉行的“高端中國制造——諾貝爾國際領先大板瓷拋磚上市發布會”上,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下稱“諾貝爾瓷磚”)董事長駱水根如此評價當下。
作為一名“92派”企業家,63歲的駱水根務實、低調,很少在鏡頭與鎂光燈下談論自己的創業史。
駱水根坦言,他在25年里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做全世界最好的瓷磚,助推中國瓷磚產業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成為“高端中國制造”的標桿。
在數百名科研人員的探索下,2016年,諾貝爾瓷磚推出全球第一塊瓷拋磚,開創了瓷磚的全新品類;一年后,全球最大規格的大板瓷拋磚面世。
>>創新成就“高端中國制造”
1992年,受鄧小平南方談話的影響,彼時在政府部門任職的駱水根毅然辭去公職,成為知識分子下海創業大潮中的一員,創立了杭州協和陶瓷有限公司。
“我們最初的品牌叫‘晶達’,埋頭苦干了幾年,發現之前的品牌定位還是有些低。當時我們的目標是把產品做到極致,給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大家不假思索就想到了國際上獎項最高、最頂級的‘諾貝爾’獎,所以在1998年的時候,我們正式啟用了‘諾貝爾’品牌。”談起這段往事,駱水根直言當時的目標很明確,也很大膽。
諾貝爾瓷磚的品牌故事,也是企業家精神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此前的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聚焦企業家精神。《意見》明確了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提出弘揚企業家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
對此,駱水根深受鼓舞。他認為,當前企業家的作用和企業家精神彌足珍貴,十九大報告對激發企業家群體砥礪創新的精神面貌、營造企業家奮發有為的實干精神等方面將起到關鍵作用,可以真正助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堅守‘創新’和‘匠心’,就是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
20多年來,諾貝爾瓷磚一直堅持創新。該公司目前擁有近500人的研發團隊、全球最大的陶瓷研發中心。瓷拋磚與大板瓷拋磚這一全球首創的生產工藝體系正是在這樣的創新支撐下誕生的。
業內人士介紹,諾貝爾瓷拋磚打破了傳統的釉面與微晶的瓷磚工藝,在該領域首創了表面為瓷質材料的瓷磚,在紋理與質感上,瓷拋磚也更加自然、逼真,堪稱“革命性”工藝。該人士稱,最讓業內關注的是,大板瓷拋磚生產規格最大可達到1600mm×3200mm,并實現一體成型。
就在《意見》印發的同一天,陶瓷行業“風向標”博洛尼亞國際陶瓷衛浴展覽會在意大利開幕。在展會上,諾貝爾瓷拋磚引起意大利、西班牙眾多國際頂級瓷磚制造商的關注。有行業資深人士直言,諾貝爾大板瓷拋磚無論是物理、化學性能還是美觀上,都超越了西班牙、意大利的進口瓷磚。
駱水根認為,瓷拋磚在國際市場的亮相,既是諾貝爾瓷磚創新實力的體現,也是諾貝爾瓷磚致力于“高端中國制造”的企業擔當。
>>“師法自然,保護生態”
瓷拋磚的工藝技術創新風險極大,不過,駱水根覺得這樣的冒險值得。“瓷拋磚基本上是以還原石材的紋理為主,可以做的紋理很多。很多紋理再不把它做下來,以后我們的后代子孫就看不到了。”駱水根說。
據介紹,諾貝爾瓷磚獨創了“以新型瓷面替代傳統釉面、以多維通體布料替代傳統布料、以立體滲花替代平面印花、以多種表面微處理技術替代傳統硬拋光”的SIMM-TEC四大核心技術,使瓷磚的表面更耐磨、觸感更溫潤、質感更通體。此外,在花紋更逼真、肌理更自然的基礎上,瓷拋磚的光感與環保性得到大幅提升。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走“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引領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上,建設生態文明再次被重點提出。
諾貝爾瓷磚介紹,大板瓷拋磚不僅有著天然石材的外觀,其物理、化學性能甚至超越天然石材。采用新型瓷質裝飾面材和瓷質坯體后,大板瓷拋磚彌補了天然石材不穩定性、資源稀缺不可再生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污染源的滲透問題。同時,瓷拋磚由材料燒制而成,相對于石材資源更加豐富、環保,且無輻射。
與此同時,全球眾多珍稀石材資源面臨枯竭,意大利等國對魚肚白等石材品種已做出了限制性開采。在國內,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亦開始發力,天然石材的開發也將受到極大限制。
“大板瓷拋磚的研究開發就是‘以科技師法自然、以設計重塑本真’,目標也是回歸自然,保護自然生態。”駱水根說,他堅信未來瓷拋磚將在越來越多領域替代天然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