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中國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江蘇泰州”,舉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技術領航•贏領未來”暨“熱泵采暖/熱水新產品新技術”主題交流會,吸引了熱泵行業各方精英人士參與,也得到了眾多大眾媒體及行業專業媒體的跟蹤報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主題交流會是由熱泵行業媒體《熱泵》雜志社和泰州市中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袂主辦的活動,而泰州市中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交流會上的推薦更是吸引了多方注意,這家注冊資本達5億元的熱泵制造企業,堪稱行業黑馬,將全面爭奪國內千億熱泵采暖、熱水、烘干市場。
會議現場
“中天環科”的5億資本布局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空氣能行業擁有億元注冊資本的企業可謂是屈指可數,而注冊資金在五千萬以上的也不到15家。那么中天環科這家新秀企業為什么敢于下如此大的“賭局”呢?
根據記者深入了解,泰州市中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天環科)成立于2014年,公司注冊資金5億元,經營范圍為專注于研發生產空氣源熱泵、水(地)源熱泵系列產品,研發及工藝團隊來自于國內外知名空調領域的技術專家,掌握多項核心技術。產品可應用于各類新建及改造項目,完美替代傳統燃煤鍋爐、空調及熱水設備,如北方采暖,酒店、學校、醫院等場所采暖、熱水、制冷,高溫屠宰熱水、高溫烘干、農業大棚保溫,水產養殖恒溫,工業熱水,廢熱回收等板塊,涵蓋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等領域。公司已通過ISO9001、ISO14001、GB/T28001三大體系認證,擁有國家級熱泵綜合性能實驗室,并獲得“工業品生產許可證”、“工程建設推薦產品”、“綠色建筑節能推薦產品”、“綠色之星產品”資質榮譽。
其實,從以上材料,也看不出其與其他熱泵企業有什么本質的區別。但是如果從其背后的創始人,或許能從中看出個一二來。
江蘇省泰州市作為國內重要的空調生產基地,以春蘭空調為代表的制冷企業聞名世界。當地產業配套齊全,產業鏈完善,制冷研發、生產人才濟濟。邢志勇——泰州市中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如果從事空調行業的前輩們,應該都知道江蘇春蘭制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而邢志勇歷任該企業的多個高管要職,可謂是暖通制冷領域里的專家級人物。翻開其簡歷,自從浙江大學制冷與低溫專業畢業后,從1990年至今,一直專注于暖通制冷領域的技術研究,是國家“十五”、“十一五”、“863計劃電動車汽車重大專項子課題項目”負責人。由此不難看出,泰州市中天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冊5億資本來運作并非毫無根據,也并不是毫無底氣。
中天環科公司邢志勇總經理
也正如邢志勇在“熱泵采暖/熱水新產品新技術”主題交流會上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熱泵技術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和當年的空調一樣,一旦進入技術成熟期,就會出現市場爆發的局面。中天環科可謂是介入契合時機,現在熱泵進入南北市場的技術瓶頸已經突破,未來經銷商們只要專注于做市場,廠家只要做好產品和服務及營銷,未來市場完全大有可為。”
千億熱泵采暖、熱水、烘干市場,亟需實力雄厚的品牌企業
據《熱泵》雜志社主編周青松介紹,在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已經成為了高端樓盤、別墅的標配,而且在企業、學校、賓館等場所,空氣能熱泵早在2002年就被廣泛應用,是制造熱水的首選方案。空氣能熱泵還未興起的時候,企業、學校、賓館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熱水的場所,一般都是選擇煤炭鍋爐、電鍋爐、太陽能來制造熱水,而隨著空氣能熱泵節能省電、安全環保、自動化操作、不受季節限制等優勢的突顯,很多高等院校、上市企業、全國連鎖酒店,都會將空氣能熱泵作為制造熱水的首選方案。
《熱泵》雜志主編周青松
在農業、工業制造等領域,空氣能高溫熱泵用來烘干農副產品、海產品、藥材、木材等。隨著熱泵技術的不斷升級,空氣能熱泵除了可以制造生活熱水,為住宅提供夏季制冷及冬天采暖,還可以廣泛應用于農副產品、海產品、藥材、木材的烘干,像煙草、腐竹、辣椒、黃花菜、香菇、臘味、羅漢果等,都可以采用空氣能熱泵進行烘干,相比傳統的陽光曝曬、硫磺熏干、煤炭烘干、電鍋爐烘干等方式,烘干效率高、質量好、品相佳、無二次污染,運行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深受廣大農戶的認可。像貴州、云南等煙草種植基地,已經廣泛采用空氣能高溫熱泵進行煙草烘干,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深得政府及農戶的歡迎。
而從2014年開始,熱泵技術得到實質性突破,開始全面進軍北方采暖市場。而在2015年,我國北方地區開始實施“煤改電”工程,熱泵成為政府采購量最大的節能產品。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熱泵的采暖效果,得到了用戶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
以此為契機,越來越多的實力雄厚的企業開始紛紛介入,中天環科作為技術型的暖通制冷企業,當然也不會失去此良機。果斷投入億元資本進行開拓市場,無疑讓更多的經銷商吃下了定心丸。
而就在近期,中國節能協會秘書長宋忠奎在接受《熱泵》雜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未來政府將會投入更多的節能補貼資金用于支持熱泵在北方市場的應用,未來將全面替代燃煤燃油鍋爐采暖,全面實施空氣能采暖,這將為千億空氣能采暖市場蛋糕奠定爆發的基石。
文/《熱泵》雜志記者 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