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經濟呈持續下行之勢,但全國范圍內的 家居 建材賣場卻出現井噴式發展,導致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現,其中以燈飾行業尤為突出。面對電商沖擊、同行競爭等多方面的壓力,燈飾行業接連出現倒閉的慘狀。現存的經銷商該如何突破困境生存下去,已成為當下燈飾行業最為關注的熱點。對此,資深行業專家表示面對這種嚴峻的局勢,燈飾行業勢必大洗牌,而實體店若能在行業洗牌之前認清自身缺陷,迅速調整經營策略,抓住機會才能存活下來。
案例一: 上海的孫先生2010年底在建材市場租賃一家門面從事燈飾的銷售,不過從2015下半年開始,生意逐漸冷清。孫先生表示:某寶、某東等購物網站對實體店沖擊太過嚴重,電商的價格低、款式多等優勢是我們實體經銷商的硬傷。像我們這樣的實體店一般代理兩三家品牌就已經捉襟見肘了,面對電商的沖擊也只是無能為力。
案例二: “資金周轉不開是我想關店的最大原因,每年的新款廠家都要求上,但去年的產品賣不出去又壓在那兒,資金也被套住,現在想轉行做其他生意,連轉讓都很難。”江蘇的李老板指著門店外面的“轉讓通告”一籌莫展地說。
案例三: 溫州的王先生涉足建材行業十多年,他認為:現在的消費者更愿意買大品牌、個性化的產品,但很多經銷商是沒有能力代理大品牌的,門檻太高而且要拿庫存、拿銷量、還得門店裝修等等,生意越來越難做。
思考:燈飾經銷商的硬傷到底在哪里?
資深行業專家認為,實體經銷商若要生存,首先要認清自己的硬傷在哪里,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尋求更好的發展。
一、經營模式滯后
目前很多實體經銷商的思維還停留在好幾年前,認為自己作為實體店可以給消費者提供產品的真實體驗,提供上門安裝服務等優勢。但在這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們處于無處不銷售的時代,不能等著雞打鳴才起床,無論雞叫不叫我們都應該及早起床,主動出擊,摒棄傳統的經營模式,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二、地域限制門店銷售半徑
其實,大部分實體店基本在一個客源相對局限的建材或燈飾賣場內,銷售會因地域的限制而受影響。比如上海的孫老板,他的客戶只能是上海或周邊城市,遠在廣州的消費者不太可能千里迢迢跑到上海的門店,買盞燈具帶回廣州裝修。當然在互聯網時代,要把上海的產品賣到廣州甚至是全國,都能實現。借助燈飾平臺,打開思路的同時打開銷路,讓實體店的銷售圈子變大。
追問:燈飾經銷商如何突破困境尋求發展?
知道經銷商的癥結所在,然后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想要突破困境并不是不可能。
一、洞悉市場變化,搶占先機
在電商模式大勢所趨之時,實體經銷商如果依然延續傳統的經營模式,必定會在電商的沖擊之下被行業淘汰。只有洞悉市場變化,把握形勢的發展,借助燈飾平臺來突圍。實體店有自身的優勢,可以提供線下體驗、上門安裝售后等服務。上海的孫先生告訴記者,他最近在用一款燈飾采購批發的APP ——“E淘”,平臺上有眾多大品牌的產品廠價直銷,加入E淘還不用代理費和拿庫存,做生意容易多了。
二、零庫存,釋放資金
江蘇的李老板從決定“門店轉讓”到滿血復活僅僅用了3個月時間,據他介紹,在使用E淘APP后,根本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因為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接單后再訂貨,完全沒有庫存壓力,此消彼長之下生意總算好了起來。
三、借力借勢,實現共贏
電商之所以能夠沖擊到實體,無疑是依托互聯網的推廣優勢。經銷商加入E淘,可以借助E淘龐大的會員基數,以及EDS泛 家居 生態系統的影響力,進行盲點釋放,實現輕松代理,使得以前遙不可及的生意就在眼前。經銷商通過E淘,銷售不再是單點的局限性,相反全國客戶都能及時了解到,并能在當地享受線下體驗、安裝的優質服務,實現多方共贏。
突破經營困境,改善燈飾實體店生意慘淡的現狀,或許僅僅需要一款E淘APP便能救店鋪于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