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電業創新應更接地氣
由于銷售疲軟、補貼政策退出而處于行業困境的家電業,一談到未來發展,必寄希望于創新“突圍”——互聯網+浪潮來襲,集體向“智能產品”以及“智慧 家居 ”轉型,這被視為現階段家電業最大的創新。
不過,筆者近期注意到的一個創新案例卻跟這個大熱門無關,原因是上述創新尚在摸索階段,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智能化路線甚至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同質化”趨勢,最重要的是這些創新離“真正落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今年4月上線的APP——美的洗悅家,看準了國內市場在專業家電清洗這一塊空白地。此前市民需要清洗家電往往是自己動手,或是請家政阿姨幫忙,或者有個別空調廠家在銷售旺季啟動前提供免費洗空調服務,但只是種促銷手段。
其實“家電清洗”是一個需要較高專業度的技術活:一方面,家電產品涉及用水、用電安全,有時還需要拆卸后進行清洗(比如空調、抽油煙機等),如果由專業人士操作可避免不小心進水,破壞產品內部電路板,或在清洗過程中造成產品損壞;另一方面,如果產品已經壞了,或者有繼續使用導致安全事故的隱患,這些服務人員能及時發現并通知用戶進行修理;第三,專業清洗程序更透明化。比如“洗悅家”為每一個單品的清洗設定了標準化的流程,使用何種清潔物料和使用何種專業工具都有明確規定,并拍成視頻,讓每一個用戶清楚的了解他將獲得的是什么樣的標準化服務。
這是一個典型的家電行業的O2O創新案例,它的創意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家電行業多年來忽視的一個消費需求。事實上,除了趕集“互聯網+”大潮外,家電行業還有許許多多類似這樣潛在的細分領域的需求要去發掘,而消費者也需要類似更多的“接地氣”的創新服務。
而對大型家電企業來講,這項創意的收入也將大大緩解每年要養活全國動輒上萬個維修點的數萬售后員工的壓力。信息時報記者 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