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庫存下價格戰失靈 空調企業出路在哪兒?
2016年開年,空調行業呈現出一片回暖的跡象,但這并沒有改變空調行業庫存高企的現實。為消化庫存,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空調行業曾多次訴諸價格戰,然而效果遠未達到預期。在價格戰逐漸失靈的情況下,回歸制造業本質,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差異化的創新產品來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已經成為空調行業的共識。
開年回暖 庫存仍居高不下
2015年,空調行業遭遇低谷,產能過剩、庫存高企、價格競爭讓全行業感到“壓力山大”。進入2016年,空調市場有所回暖。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我國空調整體市場銷量為314萬臺,同比上漲12.3%,銷額為117億元,同比上漲5.4%,線上線下實現雙豐收。
奧維云網空調環境事業部總經理劉大任認為,空調行業2016年開年回暖,原因有三點:新年伊始,各渠道以及廠商為贏得市場先機,紛紛提前開啟促銷大戰;隨著國家“去庫存”的政策引導,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極寒天氣不僅提振了一時的需求,同時也給廠商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盡管前兩個月空調行業交出了喜人的市場數據,從基本面上看,空調市場形勢依然嚴峻,高庫存壓力并沒有根本緩解,新增需求增長乏力。
在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看來,空調行業經歷了多年高速增長之后至2014下半年驟然剎車,2015全年延續這一態勢,市場疲軟無力,并未因頻繁的“價格戰”而發生實質性改變。
根據行業內公認的說法,目前我國空調行業全渠道庫存仍然高達4000萬套,相當于我國空調內銷市場一年的銷量總和。
面對如此高的庫存,價格競爭的效力正在逐漸消退,那么,空調企業要怎樣去刺激市場需求?對此,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我們應捕捉消費者的痛點,通過創新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具有實質性創新的產品將會激發市場的新需求,成為未來市場的亮點。”姜風表示。中怡康總經理賈東升認為,“與眾不同”已成為家電市場競爭新賽點。
空調行業的出路:產品創新
圍繞藝術化外觀、高能效、舒適度、健康與智能化功能,空調企業進行了大量創新。在上個月舉行的2016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16),空調行業的創新成果得以集體呈現。
在產品顛覆性創新方面,海爾首屈一指。海爾的天鉑空調,不僅在外觀上打破傳統設計,其采用空氣射流技術和通透的出風口設計,不但有效提升送風舒適度,而且還可以避免空調病。海爾自清潔空調利用熱交換器下的冷凝水結冰結霜時產生的膨脹力強力剝離熱交換器上的污垢,從而減少對室內空氣的二次污染。
在高效環保方面,格力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日前發改委、工信部、質檢總局三部委發布的《關于擬入選2016年度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領跑者”產品的公示》中,格力申報的15個主型號(40個子型號)產品全部入選,成為空調品類中單品牌入選型號最多的家電企業。
在AWE2016期間,奧克斯發布AYA系列空調新品,其特有的極速制冷熱技術能夠實現“30秒酷冷,一分鐘制熱”,該產品采用的“第三代智能功率調控技術”,則打破了傳統空調固定的功率模式,可根據房間換熱需求及電量使用情況調節制冷功率,保證舒適的同時可節能30%,并能允許用戶自定義空調運行時間段和目標用電量,讓空調根據設置智能分配目標用電量,達到設置的用電需求。

通過關注消費者研究與用戶體驗,美的圍繞制冷、制熱、節能等空調核心內涵,在智能控制、核心部件、新冷媒運用、高效節能等技術領域不斷進行創新與突破,并推出了系列差異化新產品。例如,美的“舒適星”系列空調,利用“降速增壓”原理,提供“無風感”空調體驗;美的“i青春”系列智能云空調,實現與小米智能手環的智能交互,自動開機、睡眠溫控;美的兒童空調可根據兒童的睡眠特點自動調控溫度、風速和風向。
正是由于堅持差異化創新的競爭策略,2015年美的集團空調業務雖然營收下滑11.3%,但毛利率卻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則從24.7%提高至25.2%,提高0.5個百分點。
在姜風看來,“十三五”時期,消費升級是我國家電行業最大的發展機遇。隨著收入的增長,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將過渡到更高層次,他們對家電產品的檔次、功能、品質有更高的需求,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將為家電行業消費升級帶來巨大的機遇。她強調,在新常態發展的背景下,家電行業更應該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不斷開創新的發展動力,這將是我國家電行業未來發展的出路,是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陳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