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風起于青萍之末,青萍,水生蕨類植物,葉生長柄,遇風即動。燈飾行業最常用到的材料之一“鋁材”,在幾個月前最先爆出漲價新聞,與此同時,還有物流行業的限高限重,當時,古鎮區域絕大多數廠家都還沒意識到后來的漲價潮之兇猛,在采訪時,多數廠家都還很樂觀,包括上游企業也都寄希望于庫存,以為只是短暫的價格波動。到今天,漲價已然全線覆蓋所有燈飾配件領域。那么,此輪漲價究竟是什么來頭,還會回落嗎?
根據筆者走訪新圍二路,發現有部分店面已經提前放假
在鋁價區域性上漲之初,筆者曾聽到過陰謀論,說是壟斷型大企長期實行低價競爭策略之后,利用資本市場的操作手法,刻意制造漲價熱點,重新奪回定價權。然而,最近中央環保督查組小組進駐廣東的新聞,讓一切猜測都沉寂下來。漲價沒有陰謀,這就是國家的陽謀,實實在在的供給側改革,環保督查只是推進這一改革的有力工具。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的會議視頻在朋友圈瘋傳,截至12月13日22時,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全省轉辦第十五批環境來電來信舉報件151宗(其中,有17宗內容與前期交辦件相同)。目前廣東省累計已收到中央督察組轉辦件1818宗(部分重復),上述舉報件已全部交辦相關地市、單位落實處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3日,各地已對1124家企業責令整改,立案處罰企業982家,擬處罰金額3048.7萬元,公安機關立案偵查48宗,行政拘留36人,刑事拘留60人,約談347人,問責183人。
根據筆者走訪星際廣場,發現有部分店面已經提前放假
關于環保督查組在廣東省開展的檢查與處罰,還有很多數據,不再一一羅列。筆者在此要推導出的結論就是:此次漲價,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再次回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回想最近兩年層出不窮的,去香港買奶粉,去日本買馬桶蓋的新聞,我們應該都贊同提升燈飾照明產品的品質,而不僅僅是比拼不合理的低價。咱們國家的中產階層越來越龐大,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竟然無法提供令國人滿意的產品,還要跑國外采購,這也加劇了資金外流的壓力,既然企業缺乏改變的動力和魄力,那么,政府來推動,我們得看清國家的政策所向!
污染嚴重,環保督查組在廣東省開展的檢查與處罰
那么,會有哪些企業能安然通過這次改革,享受到供給側改革的紅利呢?筆者認為肯定是那些生產中高端產品的企業。自從本次漲價潮開始后,筆者一直關注中低端燈飾產品領域,根據最近的走訪,這些企業普遍遭受重大損失,接單不賺錢,提價就流失客戶,已經進退失據,普遍以提前放假來消極應對(更多此類信息見本報較早前報道)。而更深刻的影響也將逐步下沉到銷售終端,那些銷售低品質燈飾照明產品的渠道和店面,也將會在此輪以及后續漲價潮的沖擊下,或退出市場,或升級換代,好產品會越來越多,市場會越來越規范,本報會連續關注后續影響,及時為行業提供市場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