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增速飛快,自“十一五”以來產業年增速平均超15%,隨著“十三五”的到來,作為七大新興產業之首的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今年以來,隨著如土十條、水十條等重磅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PPP模式在環保領域的走紅,東方園林、碧水源等環保龍頭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其中東方園林不斷擴大企業規模,謀求發展,或將成為環保企業中首個市值突破千億的大型企業。
中國環保產業起步較晚,“十五”期間開始進入市場化機制,“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間增速較快,隨著“十三五”的到來,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意義重大,或將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的“元年”。今年9月29日,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聯合印發《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8萬億元,年均增長保持在15%以上;培育形成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打造一批國際化的環保公司,建設一批聚集度高、優勢特征明顯的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和科技轉化平臺。隨著國家將環保產業上升到戰略發展層面,加之資本不斷注入刺激行業發展,環保產業或將在未來幾年迎來重大發展浪潮,更有可能出現首家突破千億元市值的環保企業。而千億市值龍頭企業有望花落誰家,也成為了行業中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據統計,當前國內78家環保上市公司中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公司有31家,而其中達到或超過300億元市值的僅有5家,分別是東方園林,碧水源、三聚環保、城投控股以及重慶水務。而在這五家公司中,近年來發展態勢良好的東方園林就被很多業內人士期待為最有希望的達成千億市值的公司之一。
市場的期待并非泛泛而談。東方園林近年通過推動自身業務轉型、合理規劃業務模塊、大手筆并購多家環保企業,布局環保全產業鏈。正確的戰略方向和合理的企業運作也為東方園林從園林景觀第一品牌撰寫環保領域領先企業帶來了實際收益。東方園林第三季度公告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50.12億元,同比增長46.3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17億元,同比增長97.02%。
頻頻不斷的企業動作也顯出東方園林劍指生態環保全產業鏈的決心。今年7月14日,其在原有經營范圍基礎上新增企業管理服務、城市市容管理、水污染治理、其他環境治理。9月30日在7月14日經營范圍基礎上新增租賃服務。10月20日在9月30日經營范圍基礎上刪除城市市容管理、其他環境治理和租賃服務內容,新增汽車尾氣治理、煙氣治理、廢氣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噪聲、光污染治理、輻射污染治理、地質災害治理;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不斷通過業務和經營上的優化進行完善,力求健康良性的企業發展模式。
企業戰略層面的科學規劃和經營固然重要,但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業務訂單更是核心命脈。自2015年以來,東方園林在手PPP訂單已超600億元,其中2016年前三季度中標環保類項目11個,涉及金額近30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總投資70億的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環境治理(北運河生態帶)PPP建設項目(與北控水務組成的聯合體),以及投資10.28億的美麗金湖全域生態環境保護PPP項目。
新項目的不斷中標建設以及落地形成產值促使了企業乃至行業的良好發展,而通過企業并購和金融合作,東方園林也在不斷擴張、壯大企業規模。水環境治理方面,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中山環保100%股權和上海立源100%股權。而早先并購的申能環保、金源銅業、吳中固廢也讓東方園林在工業危廢和資源再生領域再度擴張。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東方園林分別與3家投資公司達成合作,共設立了3項環保產業基金(東方久有環保產業基金、華西東方環保產業基金、中贏東方環保產業基金),共計25億元人民幣,投資方向均以環保產業為主。
群雄逐鹿,綠色盛宴。從傳統景觀業務到生態環保的轉型,東方園林已成為一家環保全產業鏈企業,積極進取,勢頭猛進的發展態勢,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豐厚的訂單積累或將真正助推東方園林成為產值突破千億,而展望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態勢,未來不止一家千億龍頭將誕生,或許將有更多企業迎來發展契機,共饗環保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