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快速發展,近千平米的辦公場地日趨受限,吳堂祥的辦公室被“霸占”成了會議室,采訪是在一間臨時小辦公室里進行的。
2014年起,中國互聯網創業環境越來越嚴苛,每天都有大批企業被淘汰,在此背景下,多彩換新成功吸引投資界大佬李開復的青睞,先后獲得李開復創新工場等機構、公司注入的多輪投資,公司也從籍籍無名的小隊伍,發展成為員工600余人的行業翹楚。
一個在知名建材上市公司打造過銷售神話的VP,正值春風得意之時,卻毅然選擇急流勇退,創立多彩換新——吳堂祥成為了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創業的初衷并不是為了錢。”吳堂祥笑稱,“我又不會花錢。”一個小細節佐證了他的話,他手里的是一個用舊了的蘋果手機,這個男人,好像對物質不那么care。
一路填坑——沼澤地下的黃金
近一兩年,互聯網 家裝 如火如荼,吳堂祥另辟蹊徑,創立多彩換新,成立首個關注 家裝 后市場的互聯網公司,并創立創新“全屋換新”服務品類。
由于之前無成功的行業標桿作為借鑒,“多彩換新一路走來就是填坑的過程。”吳堂祥一句話道出了三年來多彩換新走路之坎坷:填市場空白的坑,填自身產品的坑。
2013年,多彩換新成立。創立之初,多彩換新的業務很簡單,就是打破傳統的涂料銷售模式:涂料按刷新面積售賣。
“傳統刷新模式,消費者要自購涂料,自己找路邊游兵散勇施工,材料和服務分離,一次換新,整個人都被扒一層皮”。在 家裝 建材行業浸潤10余年之久,吳堂祥深刻理解到傳統換新模式給消費者帶來的巨大痛點。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換新需求內容也不斷增加,小到換花灑,大到地板開裂,墻面裂縫等,涉及到家的方方面面。
吳堂祥意識到其中潛藏的更大商機,利用自己在建材行業積累的人脈,像多樂士,雷士照明,九牧衛浴等,水到渠成般,迅速打通了供應鏈。
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吳堂祥隨后快速創立了全屋換新品類,確立業務內容“從單一的涂料刷新拓展至全屋換新”。
“目前,全屋換新主要圍繞‘舊了、壞了’的剛需,但隨著消費升級,80后成為消費主力,感性需求(如解決七年止癢的套餐),升級需求(如智能門鎖、智能馬桶等的更換),這兩大升級需求會大規模迸發,將會與‘舊了、壞了’一并成為未來的剛需”。
吳堂祥看來,在未來的市場占比中,目前的“剛需”,只是冰山一角。
另一方面,中國的老房正進入快速老化期,用戶需求迸發。
數據顯示,中國的老房換新市場容量達數萬億元,且該數據正每年遞增式增長。經過幾年海水沖擊式開發,中國的互聯網風口已然少之又少。吳堂祥認為, 家裝 后市場必定成為一個巨大的風口。
事實證明,吳堂祥的判斷是對的。就在他首次提出關注 家裝 后市場之后,僅一年多時間,市面上便陸續生出80多家主打“ 家裝 后市場”的互聯網公司,豐富了這個圍繞“家”展開的行業。與此同時,多彩換新模式也成為了一個行業的標桿,像管家服務,自有工人,權威監理驗收等,都成為了大大小小后起的互聯網產品紛紛效仿的亮點。
人在江湖,“兄弟們”很關鍵
市場空間、產品模式仿佛都給多彩換新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天時、地利”皆已具備,“人和”便成為決定公司能否走得遠的必備條件。
多彩換新的員工幾乎可以統分為兩類:最新的和最老的。三年的老員工,公司隨處可見,上到管理層,下到執行層。這在流動性極大的創業公司并不常見。
吳堂祥稱他的同事們為兄弟,稱商場為江湖。在他看來,成立之初20余人小隊伍的時期,意味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粗獷式快速發展,而如今的多彩換新已然成為一個小有所成的公司。框架搭建完畢,下一步就是各模塊所占配比的提升與協調。此時用人,吳堂祥又有了自己的新策略。
“企業長期發展,一定是靠統一、共同的價值觀。大亂的時候,大法大治,國泰民安,法大則容易‘暴動’,這時則應以價值觀推進為主,法為輔,利配合。”
價值觀,聽起來最空的東西,卻是吳堂祥馭人的核心。
“一個公司的人就像不同分子,從不同頻道而來,在同一頻道運行,運行過程既不能用法和利為主,因為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利,公司上下級之間,無利而不往。這兩者都是很可怕的,只談價值觀,這個年代,你沒有錢誰跟你玩,太空!因此,應該三者結合,價值觀為主導,法為主輔,利為再輔。”務虛,務實,務法三者結合,這就是吳堂祥的用人之道。
對于管理層,吳堂祥更看重的是趨同的價值觀。為了挖到一個他認為最適合公司的人才,他能一夜不寐,與其暢聊6小時,從公司現狀、痛點到未來空間,發展愿景。
公司里有不少來自新浪、百度等公司的大牛,也有不問出處的英雄,但無論哪種,在多彩換新你能看到一個很和諧的現象——牛逼的人,從來都不裝逼。這個以家為市場的企業,也形成了家一樣的氛圍。
情懷被濫用?別扯!他在很認真地踐行
農民工保障問題,是吳堂祥創業之初囊括在內的欲改變其現狀的初衷。
中國的農民工大約有2億人,占據中國人口總數的1/8。“產業落后,無保險,農民工老無所依。”這是吳堂祥意欲打中的產業痛點。
“一根扁擔,前面挑著被子,后面挑著糧食,正月離家、年底歸家,他們的生活環境太艱苦了!太艱苦了!”吳堂祥深吸一口煙,不止一次地重復說到,當互聯網發展輻射了各個產業時,中國農民工的社會地位一直尷尬,幾乎享受不到任何社會保障。
據內部員工透露,有次因為假期節點,普通員工的工資都在節前發放完畢,工人工資被順延至節后發放。為此,吳堂祥在高管會上勃然大怒,這是他為數不多的一次發火。
給工人發工資、交保險、培訓,多彩換新的施工工人正在向高標準化工人過渡。
早前吳堂祥的同事們就“慫恿”他出來創業,如今儼然預見未來般。
在吳堂祥看來,現在做的,還不夠,多彩換新框架搭建完畢,豐滿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對于工人,讓他們“有尊嚴地工作,享受到普及的福利待遇,最終實現老有所依”是他終究要實現的目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0年前,吳堂祥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迷茫無助,一個人在樓道的水泥地上醒著躺了整整一夜。
不久后,他就懷揣著40元錢,離開家去上海闖蕩。同行的3個小伙伴,其他兩人無法忍受朝不保夕的生活,逃回了老家,唯獨他,留了下來。
據了解他的朋友表示,他是一個很博學的人,出差必備的物品之一是書,日常就算走路也會進入“神游”狀態,“45度角微微仰頭,雙目迷離,此種狀態下他在思考。其他人從他身邊經過都是視若無物的狀態”。
10年后,他成了一家上市公司VP,把僅有幾人的部門做成一個事業部,年薪數百萬,生活優渥。
離職前,大boss挽留他,“實在想不出你要離開的理由,你想要什么,我給你”。
“我有一個英雄夢,把所學、所想、所悟,演變成一種思路,一套戰法,通過企業、市場來驗證,給自己一個交代。”
缺少睡眠,吳堂祥的眼圈發紅,不時需要一根煙來刺激一下自己。“當一件事情成為我的目標,我就有舍下去的決心。可能因為我不太聰明。”
面對記者的迷惑,他繼續說道,比我聰明的人很多,創業很辛苦,加之已有的好條件,很多人會放棄創業。我創立多彩換新的初衷,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就算輸了也并不覺得丟人。
歷經三年發展,多彩換新從之初起點,越走越遠,越走越深。
“起點與終點之間,當你看到18公里時,可能一開始就會選擇交通工具出行。而我一開始以為并不太遠,所以選擇了步行。當進行到一半時發現依然沒到目的地,此時已經不能回頭,只能悶著頭走下去,去為自己、為行業開創一些新的東西!”吳堂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