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給電商行業帶來了驚喜,在整體電商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有人指出,VR+電商將拯救電商行業的“流量紅利”枯竭。世界級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從這方面來看,產品、技術、服務都只是企業運營的一種手段,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才是企業生存下去的關鍵。而在企業模式方面,國美在線的“家庭消費生態鏈”模式,通過重塑零售邏輯,為當下電商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流量遭遇天花板 電商行業呼吁新型商業模式
電商平臺的出現打破了時空交易的局限性,從而獲得迅速發展,并在整個社會消費領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及用戶需求的多元化,電商行業現行模式的一些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流量天花板就是目前電商模式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一。2010年電商增速116%,2015年則降到33.9%,而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6-2020中國電商增長率維持在25%-30%這個區間,可見電商已過了飛速發展期,成長天花板近在咫尺。
而從用戶體驗來看,電商的出現豐富了用戶選購產品目錄,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用戶選購的時間,但絕大多數商品只有到手之后才能真實體驗,如果體驗不符合用戶預期,由此造成的退換貨又會延長用戶獲取商品及服務的時間,衍生出用戶體驗差等系列問題。
業內專家指出,從當下來看,目前多數電商只是披上了互聯網外衣的零售目錄,它們以用戶流量尋求交易量轉換,扮演的還是一個交易場所的角色,這種模式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零和博弈。按照互聯網共贏的思維來看,目前這種電商模式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節奏,如果不能積極求變,探索出一種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式,電商的路最終只是越走越窄。
重塑零售邏輯 國美在線五招布局家庭消費生態鏈
唯有適應時代的商業模式才能保證企業基業長青。在這方面,國美在線探索的“家庭消費生態鏈”模式以家庭為核心,通過向上下游產業鏈拓展,滿足中國4億家庭在衣食住行上的全品類、個性化需求。在這背后,是國美在線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對產業鏈、體驗、技術、服務、營銷價值5方面進行重構,圍繞家庭消費需求打造了一個全新的零售邏輯。
在產業鏈重構方面,國美在線上線C2M定制平臺,將傳統的商品輸出平臺轉變為信息對接平臺,將用戶由產業鏈后端轉向生產前端。舉例來說,在服裝定制方面,國美在線通過吸引設計師入駐、經營,搭配產品推薦、產品搜索、訂單眾籌等功能,收集用戶需求,然后引入紅領得名一流資源方進行產品定制生產,從而減低商家庫存。此外,在家電、快消品定制方面,國美在線正與海爾、王老吉等知名品牌溝通合作。根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國美在線C2M定制平臺年底計劃覆蓋20個品類200多種商品,而在此次雙11期間,用戶就可以登錄體驗。
在體驗重構方面,國美在線利用VR虛擬現實引擎,通過場景化模式將“購物后體驗”轉變為“體驗后購物”。為此,國美在線從用戶投訴重災區的 家裝 行業入手,利用VR體驗技術,讓用戶可以提前直觀地感受不同的裝修效果,實現“所見即所得”。而在線下,國美在線將利用門店建設VR體驗場,為用戶提供實地體驗,實現線上線下VR體驗的打通。
在技術重構方面,國美在線通過國美云智系統組建超級APP、智能云平臺、智能模組、ODM智能產品矩陣,打破各品牌之間的封閉性,形成了一張鏈接萬物的網絡。相對于單品牌的鏈接,國美在線以第三方平臺身份確保了沒有利益沖突,而相對于其他電商企業的鏈接,國美在線借助線下三十年的零售經驗,早已成為各品牌產品的集散樞紐,特別是家電品牌、家電品類的數量與質量上占據絕對優勢,由此保證了鏈接節點的廣泛性,強化了其在鏈接重構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在服務重構方面,國美在線利用一站式售后服務重構家電零售環節,將家電交易從終點變為起點。具體來看,國美在線搭建“自營+第三方平臺”的開放式售后平臺,聚集專業的維修人員,利用國美管家APP為用戶提供家電維修、手機換屏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回收、手機回收等服務,覆蓋“購買—清洗—維修—回收—再次購買”的家電全生命周期。
在營銷價值重構方面,國美在線利用直播平臺將傳統電商的單項內容輸出重構為雙向價值互動。新電商模式下,用戶可以進行多角色扮演,相對于平臺消費者的身份,用戶更是平臺價值的創造者。據悉,國美在線在10月下旬上線自己的直播功能,通過用戶與內部高管、廠商、明星,網紅的互動模式,從企業單方的價值主張轉向多方價值互動。
業內專家指出,未來的電商行業一定是基于某種關系而存在,而從這方面來看,國美在線以家庭為核心,通過“家庭消費生態鏈”模式,打破原先電商行業純商品交易的模式,對整個零售邏輯進行價值重構,可以預見,一個新型的零售生態將在國美在線不斷發展壯大,在未來帶給我們無限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