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都的一篇報道《盯緊你的錢包,別輕信忽悠!要看曲面彩電,再多等3年》對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曲面電視的產品價值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討。
自從韓系、日系曲面電視上市之后,國內多家彩電企業也紛紛效仿,跟風推出多款曲面電視新品。而隨著這一年來,廠家針對曲面電視的酷炫造型、極佳的沉浸式觀影體驗為訴求點進行賣力宣傳,曲面電視已經成為了眼下的一股新的潮流。但南都的這篇報道則指出,曲面電視噱頭較多,形式大過使用價值。那么,南都記者是怎么做出這番定論的呢?
曲面電視存在漏光問題
目前市場上的曲面電視,其實是LED曲面電視。而這種LED屏幕,其實是通過外力,將一塊普通的平面液晶電視屏進行物理扭彎而成的。其中,LED的背光源是液晶粒子,發光源來自四周光源照射。制造時需要將背光體刷在彎曲屏上,在工藝上很難做到四周刷均勻,因此周邊可能會有漏光。
實際觀影體驗不如預期
技術條件決定了LED液晶屏天生就不適合做成曲面。LED屏分為軟屏(VA屏)和硬屏(IPS屏),軟屏在彎曲的時候是物理折彎,對液晶分子會帶來損傷。特別是VA屏,它們會改變液晶分子方向,降低亮度、對比度。而市場上的曲面電視正是這種VA屏,由于企業很難將背光體均勻地刷在彎曲屏上,除了帶來漏光的現象,也會導致亮度的均一性和高發光率難以實現,在面板邊緣處的圖像會有一定失真。這樣一來,LED屏幕所大肆宣揚的“沉浸式觀影體驗”即變得局限了,如果坐在偏離了中間“皇帝位“的位置,則觀看電視的時候可能會有失真的現象。而購置彩電的普通家庭顯然不可能只有一個人觀看電視,花巨額買一臺這樣的曲面電視,卻只能服務一兩個人,實在是不怎么劃算。
OLED電視比LED電視更具產品優勢
液晶彩電發展至今,液晶屏幕分別有LCD、LED和OLED三代產品。被業界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是自發光的液晶顆粒,不再需要背光源。相比起LED,OLED不存在漏光問題。而且,OLED液晶屏薄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自然彎成曲面狀,而不是像LED屏幕一樣被強行掰彎的。同時,OLED相比起LED也會更加纖薄,在亮度、色域和對比度等方面也會更為出彩。但由于技術局限,OLED還沒有達到可以實現大規模普及的階段,OLED時代值得期待。
南都對于曲面電視的“抨擊“絕非子虛烏有,早在這之前,《北京晨報》與《廣州日報》已經有過類似的報道。消費者實在不應被LED曲面電視的花哨營銷所蒙蔽,購置高價家電之前仍需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