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創維在2014/2015財年(2014年4月1日到2015年3月31日)業績說明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集團總盈利33.5億港元(包括一次性收益),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33.8%,其中,營業額達401.35億港元,比去年增加1.7%;毛利80.23億港元,較去年增加5.2%。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表示,傳統家電企業應做全能型廠商,既要探索后向服務收費,也要堅持硬件盈利保住利潤。目前來看,彩電行業三巨頭創維、TCL、海信在對“以服務盈利”的新模式運營上已現分化。
海外市場漸成中堅力量
從2013年節能補貼政策退出,彩電行業銷售就漸顯疲態,市場持續萎縮,眾彩電商紛紛揚帆出海,加大投入海外市場。而日本家電品牌彩電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的逐步退出,給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創維財報顯示,海外市場的營業額占集團總營業額的21.4%,較去年同期增加27.5%。其中彩電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營業額為57.62億港元,占海外市場總營業額的67%,較去年同期上升77.8%。LED液晶電視機則上升61.6%至371萬臺。楊東文表示,集團立足OEM業務,集中擴展中高端電視機市場占有率,使LED液晶電視機的銷售量占比達到99.9%。公司目前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印尼和澳洲等地都設有子公司。
TCL2014集團年報顯示實現營收1010.29億元,其中454.62億元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占比達到46.6%,是當年度TCL集團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
為繼續深耕國際市場,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前不久透露,集團未來或將在云南設立生產基地,利用其優勢地理位置和“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進一步輻射南亞、東南亞地區。
海信方面數據也顯示,2014年公司海外收入增長超40%,2015年1季度在全球市場下滑2%背景下,公司海外市場仍有大幅增長。
新盈利模式預期有異
相對既有格局,市場顯然更關心彩電行業以服務和內容為主的新的盈利模式的運營速度和運營效果。
對此,創維發布了以包括影視、廣告、游戲、教育、購物和旅游為主的未來6大商業模式,并定下2015年~2017年實現8000萬元的銷售額的目標。這與彩電另兩大巨頭海信和TCL的戰略形成差異。早在2014年8月,TCL集團確定了以用戶為中心,推進“智能+互聯網”的戰略轉型,建立“產品+服務”新商業模式——TCL多媒體CEO郝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TCL將打造彩電硬件和后向收費1∶1的盈利模式。
針對新模式已經初嘗甜頭的海信——在加多寶與蒙牛兩個品牌選擇海信電視用戶進行精準廣告投放后,旗下海視云CEO于芝濤表示,大視頻價值變現首先是廣告,與衛視臺以及互聯網視頻巨頭不同,其用戶可以按照地區(大、中、小城市)和機型(反應家庭購買力)進行遴選投放,海信電器新任董事長劉洪新表示希望在2017年,僅廣告收入就能突破1億元。目前海視云已啟動A輪融資計劃,將通過融資和對外投資,參控股視頻服務、電視購物、健康醫療以及在線大屏游戲等互聯網企業。
對此差異,楊東文表示,“今年是以服務為新盈利模式運營的元年,未來3~5年收入額會怎么樣?大家都不太確定,現階段仍在觀望中”。
新模式達成有賴兩個基礎
雖然巨頭們對新模式的貢獻能有多大,以及能用多快的速度帶來利潤貢獻,存在差異,但隨著傳統家電制造業發展開始觸摸增長的天花板,利潤已變得很薄,因此從硬件盈利開始向內容服務收費方面的探索不會停止。
目前,業界認為傳統彩電運營新模式成功與否的兩個關鍵要素是:用戶基數是否足夠大,以及包括后臺建設和運營能力在內的基礎條件能否達成。6月15日海信宣布其智能電視激活用戶終端突破千萬的用意就在于此,而創維、TCL也紛紛表示突破600萬~700萬戶。后臺建設,則主要包括用戶管理體系,包括支付系統,包括內容的推送系統,在線的售后服務體系的建設等等。而這些也正是彩電商們正在全力以赴打造和完善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運營能力,其中又分為自營和運營兩種模式。上述提到的蒙牛和加多寶在海信電視開機模式時做廣告就是一例。合作模式則是與合作伙伴來共同經營,比如在游戲領域就需要三方合作:內容提供方,運營商和渠道商,在這個環節彩電商往往承擔了渠道商角色。
楊東文表示,前段時間,公司跟騰訊及牌照商——中國網絡電視CNTV進行了三方合作:我們引進了騰訊的視頻內容和游戲內容,游戲一這塊他們運營,創維只作為一個渠道商和入口,提供激活用戶和活躍用戶,最后大家根據利潤進行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