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輪洗牌期中小企業面臨生存難題
然而,無論是誰在搞“削峰填谷”的透支促銷活動,這一輪競爭過程中,有一部分家電企業都處于被動局面,這就是中小品牌。
中國家電網記者近期從康佳白電、韓電等中小品牌中了解到,這一年來這些企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自去年開始空調行業高庫存導致格力打價格戰以來,中小企業被一線陣營拖的很累。

在一線陣營吃緊市場的時候,一些中小品牌非常被動
“格力一降價,美的、海爾等這些一線品牌都跟進,而這些品牌又有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我們這些小企業就相當被動”,滁州某家電企業一位市場負責人向記者吐苦水道,一線品牌賣10臺產品,小企業也只能賣出去1臺。
而為了應對價格對市場的影響又不至于出局,目前很多中小品牌在推新品時,往往都是功能緊隨一線陣容,控制成本,給渠道商更豐厚的利潤空間,并主打更高性價比牌。
對于中小品牌的生存危機,魏軍分析稱,家電行業本身是規模經濟法則,而中小企業沒有規模。一線品牌一旦降價,就會進一步侵蝕中小企業的市場空間和利潤。所以像11.7這樣的促銷日,對中小企業來說,跟進吧很難,不跟進市場就沒了,跟進的概率可能大,但基本上還是虧錢。
“所以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我們把未來的幾年叫家電行業的最后一輪洗牌期”,魏軍向記者稱,之前幾年家電行業繁榮時期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生存的很好,這歸因于兩個要素:房地產和政策。現在這兩個要素條件都不存在了,用馬云的那句話來說:明天很美好,但大家都死在今天晚上。“現在的家電市場,就是最黑暗的今天晚上”,魏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