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1005還是405?
裝修工人砸錯鄰居房屋,被業主起訴賠償。

本來以為“砸錯墻”這種鬧劇只存在于電影或小品中,沒想到現實生活中也是頻頻出現。

江蘇南京的張女士從開發商處接房,門牌號為405室。
開發商交付房屋時,各家入戶門的電子鎖密碼都是初始密碼,而張女士打算入住后再更換,所以當時就沒有修改密碼。
結果某日張女士突然接到物業電話,稱家中陽臺被人砸壞。
原來,鄰居王先生家的裝修工人錯把門牌號1005聽成405,砸錯了地方。

裝修工人輸入初始密碼,進入張女士家,也就是405室,拆除了張女士家陽臺的全部吊頂、砸掉陽臺內全部墻體外層、破除陽臺全部地面瓷磚等。
張女士在與鄰居、裝修工人、物業公司溝通無果后,將這三者起訴到法院,要求鄰居和裝修工人賠償陽臺重新裝修費,物業公司減免3年物業費。
裝修工人表示,自己因門牌號沒有聽清楚而砸錯了陽臺,的確存在過錯,但現在無力賠償。
鄰居則認為,是裝修工人把1005室錯聽成405室,這跟自己沒關系。
物業公司也喊冤,認為自己在本次糾紛中不是侵權人,而且事發后,還積極聯系各方當事人協調,盡到了物業公司的義務。

經過法院裁定,裝修工人與鄰居構成事實上的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物業公司無明顯過錯,對于張女士提出的物業公司減免3年物業費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
事實上,裝修出現這種砸錯房的大烏龍并不是個例,重慶江津某裝修師傅走錯小區樓棟,也是通過初始密碼,進入了另一單位的同樓層房屋中進行施工。

在物業人員巡查時發現有人在未辦理裝修手續房屋內施工,便立即叫停。此時,房屋內水電線槽開挖已基本完成,部分墻體及門窗已被拆除。
核實發現裝錯房后,物業人員將此事告知了裝修業主和房屋業主。

最后在法院協調下,裝修工人賠償房屋業主的各項損失5000余元,由物業公司承擔次要責任,負責將房屋恢復原狀。

這還是好的,裝修工人只打了線槽,拆改了一部分墻體門窗,還有人一直到裝修完了才發現裝錯了房屋,那才是真的麻煩。
花費20萬裝修完房子,結果裝錯了,戶主還要求賠償10萬
阮先生花了百萬買了新房,又花費了近20萬進行裝修,經過4個月新房裝修好了,自己一家人也住進去了。
結果物業打電話來告知:房子裝錯了。

原來物業當時給阮先生房屋鑰匙時給的是502的鑰匙,而阮先生的房屋其實是602,阮先生也沒有查看核對,直接找人就進行了裝修。

現在房屋主人找上了門,阮先生也是懵了。后面沒辦法,阮先生只能與鄰居商量:能不能給他3萬塊錢,畢竟自己也花了近20萬。或者能不能對調房屋,自己再給鄰居補償差價。
房屋戶主吳先生要求不僅要將自己的房屋恢復原樣,還得補償損失10萬塊。

阮先生也不可能接受這種方案,于是阮先生、房屋戶主、物業公司三者只能對簿公堂。

裝修錯了房屋本來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如果雙方能夠互相理解體諒,也許事件也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女子裝修4個月才發現房子是鄰居的,但結局迎來溫馨反轉
四川攀枝花的田女士因為開發商工程部帶錯路,錯把小區不同樓棟的房屋認成自家房屋進行了裝修,結果把鄰居的房子給裝了!

田女士表示:“當時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我被裝修公司、業主群的鄰居笑慘了。朋友都說,你這種情況我只在電視上看過。”
后來田女士找到小區開發商,才發現銷售部和工程部圖紙上的單元號印反了。
田女士很誠懇地向鄰居道歉,最終取得了鄰居的諒解。
鄰居來到房屋后表示很滿意現在的裝修風格,換的地磚和封的陽臺也很喜歡。
經過協商,鄰居用差不多一半的價格,買下了田女士之前的裝修材料。這樣下來,田女士損失大概有2萬多,但比她之前預期的已經好太多了。
最后,田女士還和這位鄰居成為了朋友,平時也一直保持著聯系,關系還不錯。

很多網友表示:
“太暖了,還好是完美的結局”
“因為你們都愿意為對方考慮,所以值得這樣的結局”
“結局這么好,電視劇都不敢演”
但不是每一個裝錯房的人都有田女士這樣幸運,遇到善解人意的鄰居,所以為了避免類似的烏龍事件再次發生,裝修前一定要再三明確房屋的樓棟、戶型的,避免出錯。最好是接房就更換密碼,裝修過程中諸如開工等重要節點,業主應盡量要到施工現場監督,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事實上,除了裝錯房這種大烏龍之外,裝修中出現的各種小烏龍更是數不勝數,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損失。
比如有位朋友家里裝修刷防水,結果師傅沒注意,把剛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用錯了,剛性防水刷了地,柔性防水刷了墻。
很多裝修的朋友都知道,墻面要刷剛性防水,貼磚牢固不怕掉,地面要刷柔性防水,柔韌性好不怕裂。其實現在市面上也有專門的墻剛地柔防水組合,直接標明了墻剛地柔,清晰名了不像之前一些品牌的防水產品難以區分,用起來也不怕出錯。
而且質量也是不錯的,專門針對家庭裝修,網上一搜就能搜到,家里買幾桶就夠了。刷出來也是藍色的,方便業主查看驗收,哪個地方沒有刷到位,漏涂漏刷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