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消費的“四大金剛”之一,家電是我國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在政策支持、需求回暖共同作用下,近期,家電市場逐步升溫,隨著綠色智能產品走俏,家電消費潛力也在逐步釋放。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2023年將聚焦汽車、家電等重點消費領域,抓好已出臺政策的落實,積極推動出臺一批促消費措施,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
事實上,今年以來,廣東在緊抓機遇出臺一系列政策力促家電大宗消費增長,其成效也確實立竿見影。
廣東省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5.0%;其中智能節能型家電增長7.5%。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今年以來家電產業之所以得以復蘇,這既得益于人們對家電產品“升級換代”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也得益于政府擴大內需政策的助力推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家電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為家電消費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消費升級,鼓勵人們購買更加環保、智能的家電產品,促進家電消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政策助力家電穩增長
在家電消費政策的助力下,今年以來,廣東的家電企業正有序復蘇。
華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2023年一季度,家電行業基本面表現積極,營收整體增長2.8%,不斷吸引追逐景氣資金,家電板塊有望迎來內銷需求恢復,本輪景氣度有望更持久。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上看,廣東的家電行業確實在逐步復蘇。數據顯示,2023年3月全國空調產量2930.7萬臺,同比增長13.2%;1~3月累計產量6260.1萬臺,同比增長12.6%。從省份數據來看,2023年1~3月廣東空調產量1981.3萬臺位列第一,同比增長10.59%;3月全國彩電產量1869萬臺,同比增長1.2%;1~3月累計產量4363.2萬臺,同比下降0.9%。從省份數據來看,2023年1~3月廣東以彩電產量2512.64萬臺排名第一,同比下降0.63%;3月全國冰箱產量936.3萬臺,同比增長9%;1~3月累計產量2226.6萬臺,同比增長8.4%。從省份數據來看,2023年1~3月安徽冰箱產量618.4萬臺排名第一,同比增長2.42%;廣東冰箱產量478.48萬臺排名第二,同比增長11.66%。
事實上,廣東家電業之所以得到恢復,也得益于從國家層面自上而下對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帶動。
據了解,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恢復和擴大消費被擺在優先位置。商務部指出,要聚焦汽車、家電等重點消費領域,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實,推動出臺一批促消費政策措施,其中在家電消費方面,要支持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進一步釋放大宗消費潛力。
隨即,廣東省商務廳也在通過開展理論學習、調查研究,不斷深化對廣東省消費情況新變化的認識,形成促進消費工作思路和舉措。
具體而言,在家電方面,廣東省商務廳印發《廣東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促進家電大宗消費增長。
據了解,《方案》從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鼓勵基本裝修交房和家電租賃、拓展消費場景提升消費體驗、優化綠色智能家電供給、實施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加強基礎設施支撐、落實財稅金融政策等9個方面入手,提出13項落實舉措。
《方案》提出,鼓勵各地市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通過“政府支持、企業促銷”方式,全面促進家電消費。《方案》還鼓勵保障性住房配備綠色智能家電,并積極開展家電租賃業務,引導學校、公寓等與家電租賃企業合作,滿足新市民、年青人等群體消費需求。
與此同時,消費人群對家電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零售云數據顯示,“五一”期間,萬元以上中高端家電訂單同比增長320%,三星、松下、A.O.史密斯等國際家電品牌銷售提升顯著,分別增長363%、90%和39%,75以上大屏彩電銷售數量同比增長90%,中央空調銷售數量同比翻兩番,400L以上大容量冰箱銷售數量同比翻一番。
洪勇告訴記者,家電零售增長將促進家電產業升級,家電產業將逐步向高端、智能化、環保方向升級。“在政策的引導下,企業將會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將拓展家電消費市場,家電企業將會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用戶體驗,推出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拓展消費市場。將加強家電品牌競爭,家電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大品牌將會加大宣傳和營銷力度,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形成良性競爭格局,推動整個家電產業的穩定發展。”
穩增長助推產業升級
在政策支持、需求回暖共同作用下,借著“五一”小長假,廣東的各大龍頭家電企業也在全國各地積極力推智能家電。
“我們‘五一’主打北京草莓音樂節圈層活動,主要是以產品線下體驗與互動的營銷方式,來促進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升級換代’。”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5月10日,美的京東超級品牌日火熱開啟。此前“五一”期間,美的與國內知名戶外音樂節IP——草莓音樂節破圈聯動,打造線下北京草莓音樂節“美的人感科技”展區,現場發起“萬人同感同聲”創意行動,以新鮮有趣的形式,充分與年輕人同頻共感。同時借助活動打造熱點話題,全網持續曝光精準觸達年輕用戶,助推5·10美的京東超級品牌日實現銷量、聲量的雙重爆發。
據悉,本次美的京東超級品牌日營銷活動,最終銷售爆發達日銷4.2倍。全鏈路多觸點曝光,站外營銷整體點擊互動超175萬,會員拉新超40萬,帶動美的品牌認知人群同比增長667%。
格蘭仕則融合技術、產品、品牌、服務等優勢資源,通過“宇宙廚房”場景加力推進健康家電科技全民共享,面向全國市場激發消費活力,推進家電綠色智能消費升級。“五一”期間,格蘭仕在青島、河北、云南、江蘇、陜西等全國各地開展美食品鑒會、聯合內購活動,持續推進“宇宙廚房”綠色家電消費普及活動。
今年3月,格蘭仕還正式宣布啟動“綠色家電千縣萬鎮中國行”,通過定制“大篷車”巡回展銷活動,把格蘭仕微波爐、烤箱、微蒸烤一體機、洗碗機等健康家電,送到縣鎮市場,讓農村消費者也能第一時間體驗到最新的綠色健康家電產品。
盡管如此,在如今經濟復蘇的大環境下,如何讓擴大內需更具可持續性,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洪勇對此建議,政府可以加大推動消費升級的力度,以及促進電商平臺的多元化發展來推動內需消費的可持續性。“一是推動消費升級。政府可以加大對于綠色智能家電的政策支持,通過減稅等措施鼓勵企業研發生產更加環保、智能的家電產品,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二是促進電商平臺發展。隨著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購物渠道也變得更加多元化。政府可以通過加強電商平臺的規范化建設和監管,促進電商平臺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購物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洪勇還指出,家電的內需消費仍面臨著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的接受程度較低、智能家電的技術和安全問題以及產品價格過高等諸多問題需要重視。“一是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的接受程度較低。盡管智能家電的功能和便利性不斷提高,但是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普及率較低。二是智能家電的技術和安全問題。智能家電的技術和安全問題仍然是普及的瓶頸之一,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的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比較擔憂。三是產品價格過高。目前市場上的智能家電產品價格相對較高,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受到一定的限制。”
對此,洪勇建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逐步解決:一是加強智能家電的推廣宣傳。政府可以加大對于智能家電的推廣力度,宣傳智能家電的功能和便利性,提高消費者對于智能家電的認知度和接受程度。二是提高智能家電的技術和安全標準。企業可以加強對于智能家電的研發投入,提高智能家電的技術和安全標準,保障消費者的隱私和數據安全。三是降低產品價格。企業可以采用一些促銷活動或者生產成本下降的方式,逐步降低智能家電產品的價格,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