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偉——
建議加強玻璃纖維低端落后產能淘汰執法力度

“今年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作為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能夠在更高的平臺上為行業發聲,感到非常榮幸。”全國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志偉在接受《中國建材》雜志記者采訪時難掩激動之情,特別是3月5日,現場聆聽了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更是心潮澎湃,備受鼓舞。“政府工作報告求真務實,振奮人心,為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更有信心、更有干勁兒。”
★著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建材行業要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努力為實現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作出建材貢獻。”李志偉說。
作為來自建材行業的代表,他認為,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實體經濟,深耕細分行業,專注產品創新、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把優勢產業和優勢產品做精做強,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二是全面貫徹創新驅動戰略,努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平臺建設,支撐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努力踐行行業發展目標。
三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遏制過剩產能,加快行業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支撐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四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營造濃厚氛圍,廣聚天下英才,建設國家級行業創新高地。
★立足行業痛點建言獻策
“今年,我立足行業實際提了兩個建議,一是加強玻璃纖維低端落后產能淘汰執法力度,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快推進電子玻纖材料產業發展的建議。”李志偉告訴記者。
深耕玻璃纖維行業多年,李志偉時刻關注玻纖行業發展。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后,他充分與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及行業企業溝通,了解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并把相關建議帶到兩會上來。
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反映,由于玻璃纖維及其制品高附加特點,多年來一直有不法商販不按照正常工藝流程生產玻璃纖維,而是通過以碎玻璃(平板玻璃、瓶罐玻璃等)或廢玻璃球作原料,加入用陶土原料制成的坩堝內進行熔融并拉制成陶土玻璃纖維,用以冒充合格的玻璃纖維。陶土玻璃纖維早在1999年就被國家列入淘汰名單,但多年來卻屢禁不止,甚至在持續發展壯大,埋下巨大安全隱患。
玻璃纖維行業低端落后產能屢禁不止,反映出我國在開展經濟領域執法、淘汰各行業各領域落后產能方面缺少常態化運行機制。如何更加專業、高效、長期開展各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執法,在形成正確共識的基礎上,更需要政府和社會更多關注和行動。
因此,李志偉建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生態環境部等部門重點關注工業領域各行業低端落后產能淘汰執法問題,是否需要設立專門的工業領域執法隊伍,建立起制造業領域低端落后產能淘汰長效監管機制,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此外,為加快推進國家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發展,李志偉還提出了加大對5G低介電材料、CPU封裝用Low—CTE材料等高科技、“卡脖子”的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項目的支持力度,列入國家重點專項,推動該類產業填空白、補短板;加大力度支持該產業項目盡早進入資本市場,利于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發展;加強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產業高端人才和技術人才培養等建議。
★堅定不移走好科技創新之路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猶如為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讓企業對走好科技創新道路更加堅定不移。”李志偉提出,“科技創新是支撐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最為關鍵的動力,應該貫穿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全過程,也應該貫穿于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
他介紹,作為行業領先企業,近年來,光遠新材全面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加強研發隊伍建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依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電子玻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圍繞國家戰略急需的系列電子玻纖材料進行研發,攻克了多項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率先實現高端電子玻纖產品的產業化和國產化替代,補齊了高端電子玻纖材料的技術短板。公司深耕優勢產業,在電子玻纖細分領域研發成果及產品技術居國內行業領先,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