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今年以來,面對一線家電市場商業競爭和搶奪的“內卷”繼續,對于市場上企業和商家的營銷團隊來說,你又會如何選擇?是全面參與,還是另辟蹊徑?
常偉||撰稿
今年春季市場開局以來,家電企業和商家之間的爭奪仍然是“內卷”依舊,甚至還將呈現出一輪全面加劇、持續白熱化的走勢。
正如一些家電品牌的促銷員所說:目前在一線市場搶奪訂單,除了企業拼價格、商家拼價格等內卷手段,似乎就沒有其它的著數了。包括以舊換新補貼、消費券補貼,最終都指向了“價格比高低”,只有“我比你的價格更低”產品更好、服務更多,才能勝出。
此時就有不少家電廠商提出,面對市場競爭“內卷”持續的局面,我們應該怎么辦?是全面參與、讓內卷加劇升溫,還是另辟蹊徑,選擇新的競爭方式?有人說不要害怕內卷,應該在內卷中闖出突破口;也有人說不要去管內卷如何,只要找到自己的目標和道路就行了。
各方答案并不統一的情況背后,正是當前消費市場和家電產業處在一輪新舊更迭矛盾期,最終呈現并釋放出來的企業焦慮與商家痛苦。參與內卷吧,賺不到錢,活得還很累;不參與內卷吧,生意沒有了,又怕活不下去;左右為難之下,家電圈認為:一是,認清現實,不逃避;二是,直面挑戰、不害怕;三是,主動亮劍、向前沖。
首先,對于家電廠商的市場營銷團隊來說,內卷就是當前家電市場競爭和搶奪的商業標配。不管是一線的大企業,還是二三線的中小企業,都要經歷“內卷式”競爭這一課,才能更好地活下去。換個角度來看,市場競爭廠商“內卷”就是當前市場的主旋律,想要逃避不如直面解決。所以,面對市場“內卷”這一事實和趨勢,所有廠商根本躲不開、避免不了,大部分廠商要從容地在一線市場上找到規律和價值。
從彩電行業的需求下滑,海信、索尼、小米、TCL等企業的爭霸大屏,到空調行業的天很熱市場不熱,美的格力海爾與奧克斯海信等爭奪家用中央空調和新風空調,再到冰箱的嵌入式、集成化吸引了方太、老板跨界進入,更讓卡薩帝、海爾、容聲、美的、美菱、西門子、松下等企業的巨頭爭霸。而洗衣機行業則集中在洗干套系、洗烘一體機等產品上,海爾系與美的系的爭奪呈現分化的局面,但松下、西門子等卻難以持續正面參戰。說明,內卷也是一種競爭手段和方法。
其次,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內卷是一種競爭的狀態,更是一種競爭的能力和水平。從過去一年的市場競爭情況來說,既有大企業在內卷中勝出,也有中小企業在內卷中找到思路和方向,還有廠商在內卷中出局。關鍵一點,就是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狀態、節奏和方法思路。40年來,無論是已經退出家電行業的廠商,還是繼續奮斗在家電行業的廠商,最大感受就是“市場商戰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手段”。
無論是當年春蘭、澳柯瑪、榮事達等一批老牌家電兵敗業務的多元化擴張,還是如今美的、格力、海信、TCL、長虹等家電巨頭們再次開啟一輪多元化,構建企業的第二條賽道或發展引擎,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企業在不同發展時代的不同動作。但不管是當年的多元化敗局,還是當前的多元化擴張,本質上都需要企業競爭的實力和團隊組織的能力,必須能支撐多元化的發展。否則一切發展都是空談。
所以面對市場競爭的“持續性內卷”,眾多家電廠商的應對手段并不復雜,就是迎難而上、愈戰愈勇、不逃避、不退縮,總能闖出一條新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