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家庭正變得越來越智能,所有智能家居設備在不久的將來都將實現巨大增長”。這是全球領先的研究型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最近做出的技術市場展望。
走過了十數個年頭的智能家居,在步入2022年時,已經要迎來“落地入戶”的關鍵時刻了。
既然有風口,必然有熱鬧。當下,不同領域的品牌都紛紛開始在賽道發力。行業內,既有華為、海爾智家、小米這樣的綜合型選手,也有諸如歐瑞博、UIOT等的新興勢力,像阿里這樣的電商平臺同期發聲也要入局。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們觀察到,在多方邁入全屋智能的比拼中,“場景化”站上了制高點,成為各家主攻的新方位。
在可以預見的持續增長基本盤下,最先發力場景化的品牌,勢必在整個智能家居進程中占盡先發優勢,而后來者則需要時間去跟隨和追逐。
那么當下智能家居到底是怎樣一種局面?各家的場景化打法有什么樣的區別?我們試圖進行一個探尋。
全屋智能進行時,戰略升級成為風口
5月份的國內智能家居行業,可以說是十分熱鬧,各家企業紛紛升級戰略,向外界展示最新的成果。
5月10日,海爾智家旗下三翼鳥召開2022全屋智慧全場景發布會,不僅推出行業首套分布式場景屏“智家大腦屏”,還發布了“1+3+5+N”全屋智慧全場景解決方案。在同行剛開啟角逐全屋智能時,率先拉開了“全屋智慧”的大幕,走出差異化。

后有5月18日歐瑞博年度戰略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全新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HomeAI OS 4.0系統,及智能開關、智能照明燈等產品,在系統服務層、內核層等方面全面優化,旨在做出國產新勢力。
此前,華為方面,推出1+2+N解決方案,專注做底層系統,以鴻蒙系統為底層來串聯外部品牌與產品。
此外還有像小米、阿里這樣的玩家頻頻發聲。密集的動作,都集中定調“全屋智能”主題,讓全屋智能的熱度達到了新高。
據筆者觀察,行業總離不開這樣一個定律:每當有風口出現時,大部分品牌都會最終聚焦于一個共識。那么于智能家居行業而言,這一共識就是“場景化”,因為大部分用戶對智能單品的需求已成為過去式,無論是新房裝修、舊房局改,還是對智慧家有興趣的用戶,都愈發出對沉浸式的場景化體驗產生需要。

場景化成新共識,先發制人優勢盡顯
從以上諸多信息中,我們可能會形成這樣一個認知,在各家紛繁復雜的戰略,“場景”成為除三翼鳥之外,各家廠商新的標配和砝碼。為什么要說除了三翼鳥?因為三翼鳥本身就是首個場景品牌,是基于海爾智家多年在智慧家庭領域探索的落地成果。
在體育競技中,占據先發優勢往往比較重要。在商業中同樣如此,由此主動或被動的拉開了各家在戰略和成績上的差異路徑。
我們注意到,目前雖很多品牌強調“全屋智能”,發布會也都是基于場景進行展示。但據觀察,市場端的真實情況卻存在出入,比如最近618活動中,很多商家都是在為消費者提供“單品”,讓消費者自己去拼湊、自己去融合,而非所謂的全屋智能。
三翼鳥從全屋智能基礎上,再進一步升級到全屋智慧。而這一字之差的背后,則是整體智慧能力的“不一樣”,全屋智慧集結了主動服務、全場景、無限定制三大差異化,能承載人們對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成就了智能家居最好的形態,這正是作為全球首個場景品牌的差異優勢,圍繞用戶的切實需求,解決了場景死板不靈活、方案拼湊的痛點。
一旦某家規模化企業占據其生態系統的制高點,周圍的關系者就會認識到它的領導地位,人才和資本都會涌入。因為有了引領者的促進作用,才會讓行業的賽道角逐變得更加熱鬧,行業的生態拓展越來越大。
“智慧”的場景化是怎樣一種體驗?
既然大家都認準了場景化的大勢所趨和勢能,那么當下最佳的狀態是怎么一種存在?有這么幾個鮮活的場景化案例,筆者印象深刻,大家來感受一下。
比如洗完澡,熱水器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提高客廳空調溫度,洗衣機洗完衣服,會根據室外天氣情況推薦室內或室外晾曬等。這就是主動感知連接的魅力,能隨時隨地根據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需求。
再比如家里有老人,可匹配全屋適老場景,實現客廳空調不直吹、臥室睡眠恒溫恒濕恒凈、陽臺打造綠植花園、浴室配套防護欄等等,能實現全空間全周期全場景的覆蓋。

雖然觀察智能家居領域已久,但筆者看到這種新能力新場景時,依舊驚嘆不已。而這正是海爾智家三翼鳥給出的已經落地場景化的答案。
不難看出,這種“全屋智慧”場景化區隔于傳統意義上的“全屋智能”場景化,三翼鳥是以用戶需求為邏輯,并非“靜態”地把智能設備連接起來,而是從用戶生活的感覺、觸覺、味覺、聽覺等真實感受上,建立一種全屋智慧的“動態”聯系,從而實現為用戶主動服務。
有的生活方式對人類具有長久的吸引力。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已經形成了場景化的范式,在進一步深耕時,會更加的從容和高質量,給用戶捕捉新生活的魅力和懸念。
新芒x如是說
“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家庭數字化,為家庭配備語音控制,或通過物聯網技術加強安全措施。”“智能家居中包含的各種產品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巨大的增長。“
這是Statista公司做出的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日,有這么一個深圳的紅頭文件信息:購買全屋智能給予15%補貼,鼓勵新建住宅配套智能家居。更加提振了市場,也增強了行業信心。
各家公司以不同姿態搶占市場,內卷是必然的,唯有快速行動并打破常規,才有可能成功突圍,當然還需要把握住方向,比如當下的場景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