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水火之中的家電業,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好消息。在去年遭遇疫情暴擊的基礎之上,今年第一季度迎來了全面反彈的輝煌時刻。雖然有些數據相比2019年并不光彩奪目,甚至還略有差距,但是對提振產業信心而言,確實有非常大的作用。

這內銷大盤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外銷的高增長成為帶動整體表現優異的重要因素。來自產業在線的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國空調出口進入傳統旺季,延續之前增長態勢,在2020年低基數的情況下實現26.4%的大幅度同比增長,對比2019年也是實現了14.8%的優異成長;冰箱在第一季度出口突破1000萬臺,達到1035萬臺,相比2020年和2019年分別增長了49.1%和43.6%,洗衣機出口量同樣以雙增長的方式展現出拐點向上的架勢。
客觀說,去年二季度復工復產后,中國家電業的產能得到了快速釋放,部分領域因為出口需求的大增而出現產能持續飽和的現象。
這就造就了今年第一季度相對而言的大增。雖然這是預期之中的,但是對產業鏈各環節的信心提振來說,確實猶若久旱逢甘露般的作用。
然而在銷量剛有起色的情況之下,我們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挑戰,即當前的家電業依舊處在受制于上游原材料漲價的掣肘之中,而這或將成為家電業進一步反彈的羈絆。
有消息顯示,在成本增長的壓力之下,今年包括空調、彩電等品類在內的家電品牌均采取了漲價措施,以電視為例,五一一波10%-15%的漲價潮再度傳遍圈內。
雖然這是終端品牌不得已采取的緩解成本壓力的舉措,出發點可以理解,但能否令更多的消費者為此買單則是難以預測的了。畢竟消費電子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是大家普遍認同的走勢,這種情況下,逆消費者的認知而動的價格走勢,最終會不會成為產業勃興的扼制因素,會不會讓剛有起色的增長再度陷入僵持,這些都是未知數。
所以,對家電品牌來說,一季度的大增已經有轉折的信號,但是在原材料不見掉頭的漲勢之中,這種轉折的力度非常薄弱,旦夕之間出現變局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所以在保持樂觀的同時,依舊需要警惕價格的變化,畢竟這么多年來,價格高低一直是影響家電產業興旺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個重要突破口:一定要有在高端市場突破的恒心。當前基本所有大家電品類都進入飽和階段,存量博弈的結果必然是品質消費的放量,但是這個過程卻異常艱難,雖然一線龍頭品牌已經取得成效,然而前程依舊充滿諸多未卜之事,所以需要決心的同時還需要定力,特別在中低端產品可能不能一如既往穩定,不能為其輸送彈藥供給的背景之下,如何保持戰略上不動搖,確實考究各個企業的實力。
從這方面說,一季度的反彈給了大家信心,但是并不見得是觸底反彈的拐點,更成不了趨勢扭轉的節點,所以家電企業依舊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畢竟處在變局之中的外圍形勢并不能成為持續增長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