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3大標準化組織之一,IEC成立已有115年,在國際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惜的是百年來其最高決策機構中從沒有過家電企業。最近,這種持續了百年的現狀被中國家電企業打破,海爾智家專家當選IEC理事局(CB)成員。至此,海爾智家成為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CB和IEC 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
中國行業巨頭的崛起在近幾年的財報中還是可以窺見一二的,每年拿出數十億、甚至上百億投入到科技研發,在增強科技創新和提升科技實力上從不手軟。各大企業投入了那么多錢,也產出了不少,這次能夠進入IEC最高決策機構,既是中國企業的勝利,更是世界家電業的科技勝利。
進入IEC最高決策機構意味著什么?
進入IEC理事局到底有多難?要知道,IEC已經是世界最權威、覆蓋面最廣的標準化組織之一,它的工作領域不光是電工/電氣領域,而是擴展到電子、微電子及其應用、通訊、信息技術等各個方面。IEC制定的1萬多項國際標準,在全球貿易和全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的技術規制作用,被譽為國際貿易的“通行證”。
而理事局(CB)又是其最高決策機構,它的地位相當于公司的“董事會”,影響著整個國際電工電子領域科技創新和發展走向。所以,各行業都想在這里憑借科技實力占據一席之地,取得標準話語權。但IEC理事局僅有9個選舉名額,在全球進行選拔,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企業專家入選更是極少。

圖示:IEC組織架構
為什么說是世界家電業的科技勝利?
作為傳統制造業的代表,家電產業的科技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就像汽車制造業一樣,創新難度自然越來越大。外界普遍認為家電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力會越來越弱。
但全球家電企業們通過在科技創新上的不懈投入,打破了這種偏見。數據統計,2020年家電企業新增專利數量近35萬件,創11年來新高,發明專利數量占比最高,達到44.29%。
最終,海爾智家專家成功當選IEC理事局成員,代表世界家電業在這一場跨行業的科技競賽中取得優勝。這是世界家電業的首次,也是唯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IEC為什么選擇海爾智家?
為什么IEC選出的世界家電科技代表是海爾智家?

首先,海爾智家是中國最早參與國際標準的家電企業。其早在2011年就已經加入IEC三大管理機構之一的市場戰略局(MSB),作為全球家電行業唯一代表在MSB中為IEC的未來技術和發展方向建言獻策。十年來,海爾智家不負使命,無論是主導制定全球首個AI標準白皮書,還是主導制定和發布首個IEC冰箱保鮮國際標準,一直都在代表行業積極貢獻中國智慧。
其次,海爾智家的科技創新從來都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比如2002年,海爾智家準備將首創“防電墻”技術做成國際標準,卻遭到許多發達國家反對。但為了全球消費者的安全,海爾智家6年堅持,終于在2008年讓中國家電企業在IEC標準中實現“零的突破”。
最后,是海爾智家的生態創新模式是顛覆性的。面對物聯網時代千人千面的用戶需求,海爾智家以10+N開放式創新體系為基礎,依托HOPE開放創新平臺,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生態創新網絡,利用全球研發資源來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實現“定制化”的創新,極大提升科技迭代的效率。
過去,全球家電行業的創新往往圍繞產品科技、功能來展開。但科技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創新也不能只看投入多不多,更要看方向對不對。事實證明,面對新的消費需求,改變企業創新模式、轉變科技創新路徑,把“升級產品”變成“升級用戶體驗”,或許才是新時代行業科技發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