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專利研究公司Supat公布了一組關于中國市場智能家居專利的數據,該報告顯示,在中國市場智能家居專利數擁有量Top10的公司中,三星、小米、格力分別以260項專利、252項專利和248項名列前三位。
智能家居技術是將家電或家庭安全設備連接到網絡上以便人們監控或使用它們,通常通過智能手機、AI音箱等設備遠程遙控。
三星電子在中國注冊的子公司三星智能家居(Samsung Connect),負責在中國市場拓展智能家居業務。該公司在售的產品包括智能燈、智能網關、智能空氣探測器等數十個智能家居產品,并針對三星電子的QLED電視和定制冰箱進行智能優化。據悉,該公司的智能家居產品銷售額每年增長均在30%以上。
三星電子雖然是全球家電龍頭,但其在中國市場的家電銷量份額少于格力、美的等中國龍頭企業,用戶基礎也少于小米。在智能家居技術上,三星電子在韓國本土做了較為領先的技術研發,將成果推廣到全球市場。得益于公司的全球化戰略,三星智能家居在中國市場才有數量領先的專利申請。
小米公司智能家居業務是該公司的戰略重點之一。歷經多年發展,小米被認為是中國當前市場最具雛形的智能家居公司。在小米旗下,以小米手機為中心,智能家居業務串聯起小米電視、小愛音箱、小米手環、燈具、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從黑色家電、可穿戴設備到白色家電的全系列大小電器。此外,小米還是互聯網公司和IT公司。
因為小米在多個細分領域的產品都比較暢銷,用戶基礎扎實,在以規模用戶為基礎的智能家居領域,該公司優勢比較明顯。其專利申請量在中國本土公司中排名第一,不意外。
格力是老牌龍頭家電企業,以空調產品為中心的家電產品年度銷售額在中國家電行業中數一數二,也擁有較廣大的用戶基礎。美的的專利數165項,遠少于小米和格力的專利數量。
格力和美的同屬于白電、生活家電企業,其產品基本未涉及智能手機、AI音箱或彩電,是其發展智能家居業務的一大短板。在智能家居業務中,智能連接的中心載體往往是智能手機等三樣。如果沒有這三樣為產品基礎,就沒有智能家居核心用戶群,也就很難將智能家居業務推廣開來。
所以,雖然格力在專利布局上十分進取,其天然的短板也不容忽視。目前看,格力在產品中添加智能連接功能,能達成的最大收益是提升產品段位、增加附加值,很難形成三星、小米、蘋果等公司智能家居的平臺式發展模式。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銷量將達2億臺。各企業投入其中讓市場快速升溫,平臺經濟往往比單品經濟具備更強大的盈利能力。格力抓住了家電科技消費的智能互聯趨勢,卻缺少核心的支點產品,與智能家居市場的平臺型公司們是有較大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