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品類一直是處于低速前行中的家電行業的強心劑,以吸塵器產品為例,2018年,我國吸塵器市場增長迅猛,零售量同比增長28.1%;零售額同比增長59.4%,不可謂不令人振奮人心。

然而,好景不長,去年還爆火的吸塵器行業,今年就遭遇了滑鐵盧,拖累它的是掃地機器人品類。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線上市場零售量同比提升8.3%,相對去年同期增長幅度下降了7.4%,線下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24.9%,低于同期增幅。行業給出來,掃地機器人需求放緩的結論。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當屬科沃斯,從其上半年財報就可看出。科沃斯實現營收24.27億元,同比下降3.80%;實現凈利潤1.32億元,同比下降36.63%。科沃斯營業收入微降、利潤暴跌,似乎也從側面影射了整個掃地機器人行業遭遇到困難。
掃地機器人爆火的背后,與消費升級不無關系。消費者需要通過機器來改善自身生活質量,從無聊的家務中解脫出來。但伴隨著人口紅利消失,越來越多的吐槽聲替代了人們對掃地機器人的“驚嘆”。有媒體報道,“偽智能”、“不實用”正逐漸成為消費者對掃地機器人的刻板印象。
對于掃地機器人市場需求放緩,有業內人士做出了分析。其一,掃地機器人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同品牌之間差異縮小的同時,技術卻沒有顯著的提升。其二,用戶認知仍舊不足,這將導致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價格不同質量參差不齊,評價也會極為不同。其三,就是產品魚龍混雜,高端產品具有較強清潔能力,但是價格低的低端產品甚至會被雜物卡住無法運轉。
面對這樣的情況,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企業需要通過技術升級,來提升產品品質,刺激消費。
其實,掃地機器人市場缺德并不是消費者,而是技術精良的產品。技術需要直擊消費者痛點,才會引起轟動變為爆款。翻看京東平臺的掃地機器人欄,銷售TOP5的產品基本上就能代表消費者的心聲。它們具有激光導航技術、可以掃拖一體、能夠跨越障礙、還能按規定的“弓形”路線前進。有一位網友在評價里,給出了他對掃地機器人打分體系,既“吸力大小”、“靈敏程度”、“越障能力”、“噪音大小”,其實這也是消費者對于掃地機器人使用最基本的訴求,也是企業應該作為突破口努力的地方。

另外,在差評區,很多消費者指出對掃地機器人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宣傳的效果和實際使用效果不符。比如路線規劃,產品打出“弓型路線”的廣告,可家用時掃地機器人仍舊走的宛若“智障”,不斷碰墻。另外還有“虛擬墻”的設置,形同虛設,設定之后掃地機器人依舊跨越過去。改進已有技術,其實也是一種技術升級,用戶體驗度升高,口碑自然會好,也會帶來更多的銷量。
能解放雙手的掃地機器人,從不缺消費者,但缺的是真正的好產品,一鳴驚人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