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適老化,很多人想到的是在家里的衛生間安裝個把手,或者是在樓梯旁做個坡道。其實,適老化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廣,包括空間、環境、顏色、聲音、景觀、輔具等等。
我們今年的養老“大家”說的主角——楊月潔,作為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委員會的秘書長,不僅對適老化非常的了解,還一直從事相關標準的制定并致力于推動我國適老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在她眼中,適老是養老的前提,我國的適老產業目前還是剛剛起步,但前景非凡。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委員會秘書長楊月潔
一開始您是從事什么行業的,然后是什么樣的契機讓您加入到養老行業中來的?
我應該算是跨界做這個產業的,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中國傳媒大學讀的,本科學的是新聞學媒體傳播管理,研究生讀的MBA。大學畢業開始從事廣告行業,2009年到現在,一直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工作。
這么多年,我國的養老一直在蓬勃發展,但在適老化這一塊是一個空白。所以我們從2017年開始籌備成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適老產業委員會,2018年正式成立,到現在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
現在提的大都是養老、康養,為什么會叫適老產業委員會?具體的定位是什么呢?
當時我們在成立初期的時候,協會相關領導也建議過,是不是應該叫“養老裝飾裝修分會”,跟中裝協比較貼切。后來跟領導解釋了一下,關于適老產業委員會我們是想做什么事情,以及對未來的構想。如果只局限定義在“養老裝飾裝修”,那就太窄了,跟上下游產業鏈有點脫離,比如一些地產企業、養老機構、輔具廠家、甚至一些適老化產品企業,都不太貼切。
“適老產業”這個名字感覺有點大,我們其實就想做一個產業鏈的整合,把這個行業平臺能做起來。而且“適老”應該在“養老”之前,是一個要提前做的“功課”,也就是要為老人搭建一個適合生活的環境,這個環境需要安全而舒適,并不一定多么豪華。
適老產業委員會目前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中國誠通旗下的中國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既是我們《中國適老環境評價標準》的聯合主編單位又是我們適老委的會長單位,還是國家發改委城企聯動普惠養老的主力單位。目前我們現在圍繞會長單位開展一系列工作,包括供應商的篩選、產業鏈的搭建等,希望通過我們協會的資源和平臺降低普惠養老的適老化改造成本,為會長單位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
適老產業委員會從籌備到成立到現在,做了幾件在業內比較有影響力的事情。
第一,舉辦了首屆中國適老產業發展論壇;
第二,聯合主辦了第七屆北京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
第三,正在制定《中國適老環境評價標準》,預計今年8月份出版發行;基于這個標準,再利用自有的專家庫,對未來中國適老產業的市場環境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意義和推動作用。
那么適老化改造到底有何重要性呢?
很多人家里有老人,尤其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時,覺得最著急、最要緊的是找一個護工,來照顧老人,很難想到應該先對家里進行適老化改造。
在我國,適老化的理念,只是剛剛起步。這也是我們現在大力推廣的原因,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適老化改造,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傷害。因為家里的老人摔倒,對老人的傷害非常大,而且老年人摔倒致死的死亡率很高。但很多家庭到現在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不做居家適老化改造的話,老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其實最重要的事真的不僅僅是找一個阿姨或找一個護工,而是應該先根據老人身體評估情況,進行適老化改造,這也便于護理人員在之后對老人進行照護。沒有一個適老的環境,沒有合適、便捷的康復輔具的介護功能,人工護理的難度也會增大。
像您剛才所說,我國在適老化方面的認識還不足,那么是整個市場方面還有哪些問題呢?
通過開展一些行業統計、數據調研,我們也總結了相關的問題。
其中,最大的痛點是產品線不夠豐富。國內市場上的適老化產品跟國際市場相比,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很多適老化產品國內都沒有。
其次,企業的研發能力比較差。很多產品都是完完全全的去復制別人的設計,但這個復制也只是復制到皮毛,很多精細化的工藝,包括原材料,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扶手,國產和日本進口的產品比起來,表明看起是一樣的,但手感、穩定程度、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放開整個國際市場來看,我國的企業缺少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以及核心競爭力。
此外,目前的整個產業升級到了一個瓶頸。很多企業,包括一些裝飾企業、材料企業,都看到了“養老”這個巨大的市場,看到了這樣的一個紅利。但是,大家不清楚到底該如何把自己的企業和這么大的一個市場結合起來,怎樣才能找到商機,如何能夠完成企業的升級、轉型。這也是企業的一個痛點,也是一個難點。
所以我們行業協會也是希望能帶領這些企業,指引他們,幫助他們渡過這樣一個瓶頸期或轉型期。
目前確實存在著很多痛點、難點,那適老產業的前景到底如何呢?適老產業委員會將有什么動作呢?
可以說,適老產業是剛剛起步,有點像30年前的裝飾裝修行業,不成體系也不成規模,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因此大家也非常關心政策的導向、行業的發展趨勢。協會就是一個溝通政府與企業的橋梁,既能反映企業的訴求,又能很好的貫徹黨中央、政府相關部門發布的一些文件,具體的落地。
此外,我們也在推動一些日本的產品到中國來“落地”,比如能不能讓這些日本的優質產品在中國本地化生產,讓老百姓能用上既高品質又物美價廉的產品。
而剛才提到的《中國適老環境的評價標準》是我們的CBDA標準,從2014年到現在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了。目前已經立項78個標準,出版發行27項。在業內得到了一致認可。
從適老產業委員會成立到現在,您一直參與,對于做適老化、做養老,您有什么感想嗎?
首先,我非常感謝中裝協的領導,在我提出要成立適老產業專業委員會的時候,領導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推進。我們作為NGO工作者,雖然收入不高,但是我們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從整個行業出發。看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呼吁更多的領導和企業家,能夠關注中國適老環境建設。我們確實想為中國的老年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能為我們的會員企業做一些資源的對接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扶持一批優秀的企業能快速做大做強,未來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桿。我們會為此一直努力。
作者:昱言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