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海爾、美的等拿下世界家電業話語權;未來10年,誰將率先拿下物聯網智能家居行業的“頭一把交椅”?
這一關乎未來市場發展的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AWE2019期間的三場發布會“重頭戲”來一探究竟:海爾全球品牌峰會——智慧家庭全球戰略開啟、云米全屋互聯網家電新品發布會——發布56款趨勢性新品、華為HiLink生態大會——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升級,3大巨頭都將“智能家居”作為2019年的發展主線。
拼生態實力的海爾、建全屋互聯的小米、開放技術與平臺的華為......同樣在超13萬平方米的AWE場館上演的一幕幕“未來家庭生活場景”中,也釋放出了一個重要信號——物聯網時代的智能家居生活開始進入全球家庭,而中國企業走在了行業前列。

事實上,智能家居概念誕生已經有將近20年的時間。業內專家分析,“單品智能--成套互聯--場景定制--生態服務”的迭代路徑,已成為智能家居入局者的共識。那么,作為智能家居領域探索的佼佼者,海爾、小米與華為的探索現狀如何?
海爾用了13年做智慧家庭“生態方案”墾荒者
AWE2019開幕前夕,海爾宣布建成首個5G智慧家庭實驗室,其5G工業應用聯合實驗室也于2月初落成。在“海爾智慧家庭 定制美好生活”全球品牌峰會上,海爾又展示了旗下多個品牌的智慧家庭落地成果,包括海爾、卡薩帝、統帥3大品牌全新智慧套系以及美國GE Appliances、日本AQUA、新西蘭斐雪派克、意大利Candy等在海外品牌的智慧產品。5G風口下,海爾智慧家庭率先邁出了引領的步伐,并形成了成套、定制、智慧的3大獨有優勢。
具體來看,在成套方面,不同于行業多布局智能單品或部分成套,海爾唯一實現針對全球用戶不同需求的品牌成套;在定制方面,行業大多賣的都是“標準品”,海爾唯一實現全屋方案、場景均可個性化定制;在智慧方面,行業大多是智能連接與被動控制,海爾唯一實現所有網器均可互聯互通、主動服務,且一句話便捷控制所有家電。
到2019年3月底,海爾成套智慧家庭用戶突破1000萬戶。從這一點看,海爾或是智能家居行業“執行力”最強的一個。行業專家認為,3大差異化優勢的取得及落地的領先,與其13年來的帶頭“墾荒”息息相關。
海爾智能家居的布局是行業最早的,從2006年至今已有13年時間。此間,海爾多次做出墾荒之舉。2006年8月,海爾U-home可靠性實驗室成立并投入使用;2010年,海爾發布了世界上首臺物聯網冰箱,標志著U-home從原創走向了成熟。
而今,海爾又通過“生態布局”在硬件智能、全屋互聯之后對智慧家庭解決方案進行升級。以“衣聯網”為例,海爾認為用戶購買洗衣機不止需要一個產品,更需要衣物穿、搭、洗全流程解決方案。因此海爾與4800多家生態資源跨界合作,將洗衣機、智能衣柜、試衣鏡等產品連接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以“衣”為核心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因此,“硬件+軟件+服務”的生態模式是海爾的主方向,這也使得海爾成為行業為數不多真正邁入“生態服務”階段的企業。
小米用了6年做智能家居“玩家市場”聚攏者
“未來的家庭沒有神經中樞,智能產品應該是分布式的網狀關系、全屋智能、萬物互聯,消費者擁有的應該是完整的智能場景體驗。”全屋互聯網家電品牌云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小平表示。
作為小米旗下專注于智能家居市場的生態鏈企業,云米算是小米系成套布局的尖子生。在發布會上高調亮相的56款智能新品,涵蓋智能網關、開關、智能燈等小家電,以及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大家電品類,且大多延續了小米系“低價”特質,一臺搭載32寸屏幕的云米智能冰箱僅售2999,這讓人對全屋智能充滿期待,不過發布會結束已經半個月,目前云米官網在售套系仍只有1個9999元5大件的套系,更多全屋智能套系的量產還有待加速。
整體來看,小米智能家居在戰略上依托生態鏈企業,形成“硬件+新零售+互聯網”三線并進的形式。市場方面,小米智能家居目前還是主要以“小愛智能音箱”為主,累計銷量位列中國第二、全球第四。智米、綠米等生態鏈品牌主力產品同樣是以小家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生態鏈企業自有UI和語音助手,數據不完全歸屬于小米,因此,小米布局全屋成套,多品牌之間的產品如何打通,以及生態鏈企業的品質、售后服務質量把關,都需要持續投注精力、加大力度。
華為用了3年做智慧家庭“普通話”普及者
“華為永遠不會做家電智能硬件,只做產業的賦能者,不做掠奪者。”華為CEO余承東在HILINK生態大會直言未來發展模式。發布會現場,華為宣布5G CPE Pro成為HUAWEI HiLink新成員,將為智能家居帶來更強連接,并同時發布“1+8+N”方案,著力打造HUAWEI HiLink端到端賦能平臺。
從2015年12月華為HiLink智能家居平臺正式對外發布,至今已有將近3年多時間,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建各品類控制模型和統一協議標準,讓家電之間可以互相對話,一直是華為所強調的。
華為雖然進入這一領域時間晚,但發展不算落后。其中2018年是華為智慧家庭快速落地的一年,3月份推出“百億計劃”被認為是其加強市場布局的強烈信號。進入2019年,華為將憑借其在5G技術的布局優勢,升級智能家居5G連接方案。
華為殺入智能家居的第一件事是明確邊界,即堅持主航道,只做連接,上不碰服務,下不碰硬件。如今,這道“邊界”到底是優勢還是絆腳石,可能需要重新衡量。近日,“華為造電視”的消息再次引起行業熱議,是否會成為產業“掠奪者”未可知。
毋庸置疑,5G風口下的“智能家居蛋糕”之爭已經開啟,產業也在互聯網、物聯網的驅動下呈現出“無邊界”的新融合業態。整體看來,小米的優勢在智能音箱,華為的突破口是連接,海爾則分別實現唯一覆蓋全球用戶需求的品牌成套、唯一全場景可按需定制、唯一家電主動智慧服務的3大引領,并在生態方面以“硬件+軟件+服務”生態模式取得領先。跨行業的三巨頭率先布局,也為傳統企業在物聯網時代的轉型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