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養生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高。
而在中醫的養生學里,“磁”是很重要的一環。《本草綱目》里說,磁是人們理想強身健體的“活命砂”。

那么,什么是磁呢?它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從字面意思上說,“磁”是一種金屬氧化物,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我國很早就有記載,漢代司馬遷《史記·扁鵲倉公傳列》中,就說發現了一種被稱為“磁石”的天然礦物,具有磁性。
在中國的古典醫學中,磁石是一味中藥,性咸、寒,歸肝、心、腎經。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述,用磁石朱砂六曲制成的蜜丸,治療眼病時“常順益眼力,眾方不及”,還說“主明目,百歲可讀論書”。
在《本草綱目》、《中藥大辭典》等著名藥學書籍中,對“磁”也多有記載,據說可以引起人體神經、體液代謝等一系列變化。
別覺得玄乎,人體處處有磁場
磁的這些理療作用,并不是因為磁石本身多么神奇,主要還是在于“磁場”。以前人們總說埃及金字塔很神奇,原因基本也是磁場。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已發現人腦、心臟、皮膚和其他器官的電流活動都會產生磁場,甚至連頭發上的毛囊也可產生磁場。近年來由于現代磁學和生物學發展,還出現了“生物磁學”這門邊緣科學。

而在人體中,人體磁場也是屬于生物磁場范疇的。人體生物磁場是如何形成的?其來源有三:
其一,是由生物電流產生。人體生命活動的氧化還原反應是不斷進行的。在這些生化反應過程中,發生電子的傳遞,而電子的轉移或離子的移動均可形成電流稱為生物電流。人體臟器如心、腦、肌肉等都有規律性的生物電流流動。
根據Biot-Savart定律,運動著的電荷會產生磁場,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體凡能產生生物電信號的部位,必定會同時產生生物磁信號。心磁場、腦磁場、神經磁場、肌磁場等都屬于這一類磁場。
其二,是由生物磁性物質產生的感應場。人體活組織內某些物質具有一定的磁性,例如肝、脾內含有較多的鐵質就具有磁性,它們在地磁場或其它外界磁場作用下產生感應場。
其三,外源性磁性物質可產生剩余磁場。由于職業或環境原因,某些具有強磁性的物質如含鐵塵埃、磁鐵礦粉未可通過呼吸道、食道進入體內,這些物質在地磁場或外界磁場作用下被磁化,產生剩余磁場。
但是,人體生物磁場強度很弱,人體生物磁場在適應宇宙的大磁場的情況下,才能維持機體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否則就會出現異常反應棗生病。
磁場與人體健康,關系其實很密切
近年來,隨著“磁”技術的進步,越來越的的證據顯示,磁場與人體的健康有著微妙的關系。
此前,有機構用SPF級Wistar種大鼠研究磁場對亞慢性(6個月)后的毒性表現以及對骨密度影響的實驗。他們將大鼠分別置于普通實驗環境以及1800高斯磁條組磁床和2200高斯磁珠組環境中,飼養6個月。
6個月后,該機構對大鼠的各項身體機能以及器官等進行了全面的監測,數據顯示,3組實驗大鼠均無身體方面的異常,各項機能以及器官均正常。

但檢測報告也顯示,磁對大鼠的骨密度有著明顯的影響,各計量組股骨長度、股骨重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股骨密度測量顯示:1800高斯磁條組大鼠股骨遠心端和股骨中點骨密度以及2200高斯磁珠組大鼠股骨中點骨密度高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換句話說,1800以上高斯磁保健床對于骨密度增加有正向有益的明顯效果。
古老的中國氣功強調天、地、人合一,這也符合現代的生物磁學說。一般認為,天、地、人合一就是通過練功,讓人體的生物磁發生變化,與宇宙磁場協調起來,加大了人體的磁量。同時,磁場的信息被吸收并對組織或器官起著調姿、調息、調心作用。

如同芬芳的花香使人心曠神恰,良好的磁場激發和調動了人體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使之調節到良好的功能狀態,達到健身、健體以及增加人體免疫功能的目的。
看來磁真是一個好東西,如果運用的好,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雖然有些人認為“磁”是一種靠不住的玄學,但實際上很多中醫理念都有現代醫學做支撐的。老祖宗幾千年來的心得經驗,不妨多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