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東莞市鴻普軒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紅木)董事長陳國壽受邀參加了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22屆美國洛杉磯藝術博覽會中國國家展。這是中國紅木家具界的驕傲,是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創舉,產生極大的影響,對紅木家具國際化產生積極作用。陳國壽大師取長補短、擇善而從,革故鼎新、開物成務、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交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經成為當前我國紅木家具傳統文化建設的新亮點。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紅木家具走向國際市場,其意義重大。國壽紅木董事長陳國壽先生銳意創新,讓紅木家具品牌走出國門,令人敬仰。
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凱夫(左二)受邀 邀參加《再造中國紅木國際品牌研討論壇》
紅木家具企業創新是永恒的話題,國壽勇于創新,開發的新明式紅木家具已得到業內同行認可,獲得極大成功,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紅木家具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核心就是以敬畏傳統、勇于創新為姿態,充分傳承中國紅木家具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與世界先進文化相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紅木家具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承載著中華文人與工匠古老而常青的光榮與夢想,一旦離開中國紅木家具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國紅木家具產業便是無本之木,根基不牢,地動山搖。當下中國紅木家具產業迫切需要一種來自歷史深處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力量予以有力的支持與驅動;迫切需要堅定文化自信與文化自為意識,用優秀傳統文化為當代中國紅木家具產業發展提供豐厚滋養;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國紅木家具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激發中國紅木家具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迫切需要加強政策支持,著力構建中國紅木家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
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凱夫圍繞“ 紅木家具企業如何擴大國內以及國際影響力 ”話題發表個人見解
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孕育出了璀璨的中華文明,人類在漫長的生存與發展中積累與奠定著自身得以延續的寶貴傳統、經驗與教訓,這就是中華正統文化的形成與存續。
近年來,美國哈佛商學院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一個現象: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環境十分干凈整潔;光亮的家吸引好的能量、正的能量,能量好,財運自然好。讓環境變清爽、人住里面自然舒適,幸福感自然增加,幸福感增加將帶來成功。明式家具帶給人們美與幸福。
明式家具是中國家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什么是明式家具?
十八世紀英國家具大師托馬斯·齊彭代爾在其《家具指南》一書中談到:在世界的范圍內,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路易十五式)家具中,中國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開始了以“式”來區分家具風格的新紀元。如果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那么明式風格就是亭亭玉立的美女。
明式家具是藝術概念,起始于明代中葉,終止于清代初期。明式家具有造型優美,選材考究,制作精細等三大特點,滲透著儒家文化與漢族文化風格,其裝飾精微,雕飾精美,散發出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明式家具鮮明特征體現在文人參與設計,極具意匠美;選料考究,流露天然美;極高超的制作工藝。簡練質樸的藝術風格,工匠的精湛技藝,明代文人的審美情趣,盡體現于“古”、“雅”、“麗”、“精”四個字。
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凱夫 出席國壽紅木 再造“中國紅木”國際品牌研討論壇
明式家具精湛的工藝價值、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深遠的歷史價值,一再讓世界驚嘆。而今積淀千年的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和諧地融合,為明式家具注入新的能量,煥發出驕人的神采。明式家具以“用材考究,精于選料;造型簡練,比例適度;結構科學,榫卯精密;裝飾精美,手法多樣”而著稱于世,是中國傳統家具的一朵奇葩,在中國家具乃至世界家具的發展史上均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其形制及結構深受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明朝中葉以后通俗文化的影響和熏陶,無論是在審美觀念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明式家具從選材、結構、工藝到裝飾、品質、美學等多方面都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標準,曾有人如此評價明式家具“如謎一般完美”。雅而俗用,俗不傷雅,這種與眾不同的魅力讓每一位收藏家與觀賞者為之傾倒、著迷。
如何認識明式家具特質?
明式家具從歷史的繼承與創新中產生而來,其在“紫檀、花梨為尚”材質創新、“尚古樸不尚雕鏤”設計思想創新,雕飾繼承了“商、周、秦、漢之式”。 卯榫結構源自于中國建筑大木作的力學構造形式,結構精美,結合巧妙,堪稱一絕,賦予了明式家具嶄新的造型活力。明式家具文化中的儒雅、高古、平素、灑脫、飄逸等文化特質,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精髓,成為一代明式家具不可或缺的靈魂。在學術領域已形成公認的明式家具審美模式,即“形”、“材”、“藝”之美,面對民族豐厚而經典的文化遺產,人們的心中依然升起無限的敬意。只有潛心的研究和不斷吸收其文化精髓,才能使經典的文人家具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展現新的生機。明代文人美學完整的體現:實用為先,簡練為雅,反對漆飾,崇尚自然,空靈之中,妙境無窮。
我們注意到,明式家具多從實用角度出發,根據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確定結構和造形,進行必要的修飾,達到使用功能和造形藝術的完美結合。明式家具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造型設計和榫卯結構,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著作中歸納了明式家具五組十六品。
第一組家具的品格是簡練、淳樸、厚拙、凝重、雄偉、圓渾、沉穆。第二組家具的品格是獨華、文締、妍秀。第三組家具的品格是勁挺、柔婉。第四組家具的品格是空靈、玲瓏。第五組家具的品格是典雅、清新。
明式家具通過十六品彰顯儒家的臨之以莊、溫文爾雅氣息,滲透著道家“大巧若拙、樸散為器”觀念,體現著儒道共通的文化品格,是在家具的形制上對于“平和中正”完美追求。
“新明式”提出彰顯當代人的創新
明式家具在繼承中國古代文明和創新中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藝術特色,不僅反映出儒雅的人文精神和古時文人的理想追求,更代表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可謂國之瑰寶。在高度發展的今天,國人在富裕的物質生活基礎上,品味高雅文化生活的意念越發濃烈,創新明式家具迫在眉睫。國壽勇于創新,為我們樹立起在繼承中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工匠精神。
從明清至今,是從儒道哲學到民主思想的發展,從儒道意象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這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新明式被提出已成必然,它是在繼承深厚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更好吸納現代科學技術,融入現代審美理念,創造出體現當代文明的新品。唯有科學精神的體現,才能詮釋新明式家具創造的新文化內涵。古老的明式家具功能和形式上的演變革新,是現代家具設計中以人為本的科學設計理念的體現。
2006年有篇文章《家具是跳舞的道具》將“新明式家具”比喻為“民族舞”,認為“新明式家具”是融合了明清家具構造技術,汲取禪意風格,有東方韻味,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家具。
2016年國壽紅木新明式專刊提出:“新明式傳承明式家具,吸收明式家具的優秀特點,但造型、式樣、品質又加以創新,充滿新的時代精神,形成了獨特風格。”
在新明式家具設計與制中,設計美學、視覺藝術、木材科學、結構力學、榫卯結合、電腦模擬、制作工藝、技術綜合,都為傳統家具的創新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條件。運用現代學識,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計理念進行創造,才能讓明式家具在現代科技文化的孕育中凝聚出新的形象。古老的明式家具創造了寧靜、疏朗、獨具特色、深邃的文人家具藝術,今天新明式家具的創新,就是尋求儒雅文化在現代社會中新的生命形態。
我的理解,新明式家具是在傳承明式家具的基礎上發展產生的中式風格實木家具,它延續了明式家具的優秀基因,在造型、式樣、品質、結構、工藝上加以創新,融入現代審美理念和新技術,服務于現代人們的生活,形成有獨特氣質和風格的新式家具。
國壽紅木尊重明式家具的傳統,將美學、力學、哲學、人體工程學以及當代文化融入到家具設計與制作之中,賦予現代傳統家具更深、更大、更美的文化內涵,關注人性、關注木性、關注人與自然的協調適應,在制作上因材施藝,極力將明式家具最美最精華的地方展現得淋漓盡致,創造出“世外桃源”系列新明式家具。以簡約為美,以線條和造型取勝,曲直相依,方圓共體,虛實相生,力于大果紫檀“和諧”利用,采用嚴格選料和優化工藝,挖掘木材與器物之美,考慮材料、工藝、造型三方面的“和”。主要創新之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弧形粽角榫,凹面線為主線條,用于桌椅的霸王棖,放大的直欞樣式,巧用如意云紋。看似熟悉,有未見過,給人新意,這就是“世外桃源”新明式魅力所在。(來源:品牌紅木網 李凱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