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電商時代,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產品競爭,更不是簡單地圍繞大眾市場做文章。極客式的個性化消費行為驅動著市場進一步細分,過去我們將“粉絲經濟”視為互聯網經濟的全新模式,而如今,粉絲經濟又隨著時代的變革演化為社群經濟。
事實上,自2015年底,關于發力社群建設的呼聲就不曾停止,但究竟該如何做好社群經濟,又始終是縈繞在企業身上的難題。龐大的社群資源吸引著企業競相追逐,但碎片化、無序化的模式特性又讓人形同大海撈針無跡可尋。但在卡薩帝身上,其關于社群經濟模式的探索卻極具生命力。
具象化后的社群經濟
自2016年6月至今,卡薩帝發起了創藝中國行第五季“鋒味廚房”活動。該活動精準鎖定全國一二線城市高端人群,以巡展車為載體,嵌入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高端產品,構建了以“鋒味廚房”為主的多個生活場景,打造了一個集購物、社交、體驗于一體的一站式交流平臺,將社群經濟模式具象化地展現給了用戶。
市場經濟基本屬性的回歸讓用戶主導了整個市場,而在此背景下的社群經濟則凸顯了用戶的價值。從本質上看,社群經濟就是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和產品只有彰顯用戶價值才能夠真正獲得認可。《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曾認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切都是零邊際的,未來企業的存亡將著眼于資源的獲取能力,而這個資源正是社群經濟。事實上,卡薩帝創藝中國行正是基于用戶價值以及社群經濟的全新思考,通過巡展來構建起一個高端群體的核心社群,并向他們傳遞自己的品牌理念,而非單純的產品推廣。
高端人群的價值認同
為何我們說卡薩帝創藝中國行推廣的是理念而非產品?從消費價值觀來看,高端用戶群體對于產品價值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使用層面,能反映他們生活方式并能從產品附加值中得到提高生活品質的產品才是他們所真正追求的。而卡薩帝自品牌創立之初就秉持高端、藝術的理念,其不止于產品的輸出,更在于理念的認同,這種模式恰恰與高端用戶群體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在這種價值認同的驅動下,卡薩帝創藝中國行又同時構建多種消費場景,其以卡薩帝廚電為主要載體所構建的“鋒味廚房”,模擬了客廳、臥室等生活場景,讓走進車里的用戶體驗不同場景中的高端生活方式;而冰箱、洗衣機等產品的展示,也讓其成為了高端用戶的生活首選。此外,“鋒味廚房挑戰賽”、現場烘焙、創藝表演等環節為用戶提供了一個輕松愉悅的交流體驗平臺,讓到場的精英圈層深度參與到卡薩帝打造的創藝生活之中。
一系列的社群交互方式為巡展帶來了諸多成果。據統計,2016年創藝中國行活動共落地全國58座城市,其中在上海、蘭州、合肥、哈爾濱等一二線城市的整體銷量突破了850萬,并取得了現場交互人次超58萬的佳績。
主動融合于“消費平流層”
事實上,與其說卡薩帝創藝中國行是一場營銷活動,到不如說其顛覆了以產品為導向的傳統思維,而去深入挖掘用戶價值認同感,從而演變為一場社群活動。互聯網時代正逐漸步入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讓“人性價值”的概念產生了變化。過去的用戶無法決定企業生產的產品,只能在被動價值中進行消費;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到來,顛覆了人性價值觀,用戶有權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這也就要求了企業主動傾聽用戶聲音,主動適應市場需求。
而對卡薩帝創藝中國行而言,其正是主動構建了一個高端群體的核心社群,并通過彰顯用戶價值的方式,讓自身與用戶之間產生認同感,最終促成消費行為。其實,卡薩帝的社群模式即是一種消費層面的變革,過去是“消費對流層”,企業與用戶相互孤立、對立,缺乏交互;而卡薩帝做的是“消費平流層”,在這個生態圈里,所有攸關方共生于此,平穩、開放、融合。也正是如此,在后電商時代中,當人人都在探索社群經濟時,卡薩帝卻得以通過一場創藝行將社群掌握在自己手中。